芜湖市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要求(试行)
一、共性要求
(一)环境
1.院容院貌整洁,“加强行风建设、改善医疗服务”宣传氛围浓厚。中医院(中医馆)和专科医院分别体现中医药和专科文化特色。
2.诊疗科室布局科学,诊疗流程合理,道路平整,载有患者的推车(床)经过不会颠簸。
3.医院指示标牌齐全,清晰明了,易于寻找。
4.院内交通顺畅,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有序。
5.诊疗区域有防滑、防摔倒设施和安全警示。
6.卫生间设备完好、标识规范,干净无异味,无乱涂、乱画、乱贴。二级以上医院门诊设无障碍洗手间,病房设独立卫生间。
7.有措施保障急诊用电梯24小时畅通。
8.室内严格禁烟,醒目位置有禁烟标识。
9.诚信诊疗收费,在醒目位置公示诊疗项目、药品及价格。
10.醒目位置公布有服务投诉电话,有患者投诉(医患沟通)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处理。
(二)服务
11.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改善医疗服务教育培训,“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行业服务全过程。
12.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窗口工作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保安、保洁等,下同)着装整洁,佩戴胸卡(牌)。
13.工作人员谈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14.工作人员不暗示、索要、收受红包。
15.工作人员态度诚信友善耐心,尊重患者,行为规范有礼。工作人员不讲医疗服务禁语,不“生、冷、硬、顶”。
16.实行首问和首诊负责制,对患者属于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事宜,立即给予答复或处置;非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事宜,告知患者解决途径并尽力协调解决。
17.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对特殊检查和使用贵重药品,医院工作人员要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并签字确认,保障患者知情权。中医院提供中药代煎服务。
18.医务人员对患者或家属病情沟通充分,耐心细致。检查、用药、耗材、医保(新农合)目录内项目交代清楚。
19.不“搭车”出售医疗辅助用品、保健品、康复用品等谋利。
20.对患者投诉能耐心解释、认真调查、及时反馈。
二、门诊改善服务要求
(一)挂号缴费
21.出诊医生和出诊安排信息能通过网络、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提前公示。
22.高峰时段单间诊室外候诊人数通常在10人以上的,需提供3种以上形式的分时预约挂号服务,预约候诊信息可实时在线查询。预约号过时后处理措施科学高效。
23.有线上线下多种缴费方式并有效运行。
24.诊室外单次挂号、缴费排队时间不超过10分钟;首诊患者诊室内疾病诊查时间不少于5分钟。
(二)导诊分诊
25.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大厅有总服务台,各楼层有咨询服务人员。总服务台可提供就医咨询、预检分诊、现场预约挂号、辅助检查预约、住院预约、审核盖章、陪检预约、医保咨询、代邮检查单、代扣诊查费、门诊及住院结算咨询、突发情况处置等6项以上便民服务。
26.就诊流程图和诊区布局图清晰明确,导医服务和自助服务便捷。
27.高峰时段单间诊室外候诊人数通常在10人以上的,有叫号系统提供叫号服务;等候时间超出1小时的,可在线查询叫号排队情况;诊室外设分诊台,分诊护士定时巡视候诊患者,及时处理安全隐患,解答患方问题。
28.危急重症患者优先就诊,绿色通道畅通。残疾人、现役军人等优先就诊,老年患者视情况优先就诊。
29.医生排班合理有弹性,高峰时段能增加机动诊室接诊,患者在院候诊时间不超过1小时。
30.有突发事件的识别系统和应急预案。
31.门诊候诊区和输液场所秩序井然,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和免费wifi服务。
32.医院有管理人员负责巡视门诊区域,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33.一患一诊室,诊室和治疗室有隐私保护措施。
34.三级医院可诊室内预约复诊、预约检查、诊间结算。
35.提供饮用水、纸笔、轮椅、平车、应急电话、充电设施等。
(三)辅助检查
36.高峰时段检查室外候检人数通常在10人以上的,需提供3种以上形式的分时预约,有叫号系统提供叫号服务。
37.二级以上医院能够自助打印检查结果。三级医院可线上查询检查结果。
38.抽血化验现场排队时间不超过10分钟,各类检查等候时间超出1小时的,可实时在线查询叫号排队情况。
39.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
三、急诊改善医疗服务要求
(一)环境设施
40.急诊分诊台、诊室、抢救室环境整洁,抢救物品、器械、药品等摆放有序。
41.急诊标识、地标清晰,设有导诊和分诊人员,急诊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有“抢救患者优先”及“绿色通道”等标识。
(二)诊疗护理
42.急诊医务人员与120救护车无缝对接。
43.急诊预检分诊快速有序,根据病情合理有计划安排急诊病人就诊,急诊候诊时间不超过10分钟。需多学科会诊的,会诊人员到位时间不超过5分钟。
44.紧急病情评估和处置快速,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及时,医师到位时间不超过3分钟。
45.对胸痛、卒中和多发伤疾病的患者有专人陪检陪护,相关检查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46.对病情平稳的患者能与转往科室及时有序交接。
47.对急危重症患者、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48.不推诿或拖延需要急救的患者。
四、住院改善服务基本要求
(一)环境设施
49.病区环境安静、整洁、安全、温馨,病房内空气清新无异味。二级以上医院病区内提供免费wifi服务。
50.多人病房有隔帘等私密保护性设施,原则上男女患者分病房收治,床头卡不写诊断,有保护患者隐私措施。
(二)诊疗护理
51.及时安排患者住院或预约床位登记,优先安排危急重症患者。
52.医生及时接诊,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并有效落实。
53.能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诊疗信息、检查检验结果;入院72小时内向患者告知并解释治疗方案。
54.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主刀医生和麻醉医生在手术前,特殊治疗或用药、检查前和患者或家属沟通充分,知情同意书签署及时。
55.对重症患者和接受手术及有创诊疗的患者提供心理疏导。
56.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全程用药、饮食、检查、康复等健康指导。对出院患者提供延伸护理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及用药指导等。
57.全面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每位护士平均负责患者人数小于8人。
(三)后勤保障
58.二级以上医院有人员为危重患者和行动不便患者提供陪检服务。
59.后勤物资供应和设施始终保持完好并做好记录。
60.三级医院能根据患者病情提供合理膳食和营养服务,有改善膳食质量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