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春季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3-03 17:17信息来源: 南陵县卫生健康委员会阅读次数:编辑:潘牡红 字体:【  

大浦试验区、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及驻陵各相关单位: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防控的关键季节,也是霍乱、人感染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等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传染病高发季节。当前,新冠病毒感染保持在低流行水平,但仍存在反弹风险,加之春季学期开学,各类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增大。为进一步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控制疫情的传播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就做好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春季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树牢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保持各级应急指挥体系处于激活状态。将重点传染病和新冠病毒感染防控作为当前重点工作,统筹谋划部署,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细,做到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尽最大努力降低传染病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

二、加强联防联控,形成工作合力

发挥部门间联防联控作用,及时共享疫情信息,联合开展疫情防控和处置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依据各部门职责分工,从源头规范活禽养殖和经营行为,抓好活禽经营市场监管、环境卫生整治等行动,共同做好人感染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落实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新冠、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防控措施,及早发现疫情苗头,妥善处置学校聚集性疫情,防范校园传染病的传播。做好养老院、福利院等重点场所人群健康管理和新冠、流感疫情防控,防止疫情扩散。

三、加强监测报告,强化早期处置

各单位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方案,压实传染病防控主体责任。重点落实因病缺课(勤)追踪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复课(工)证明查验制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防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传播。同时各医疗单位切实发挥发热门诊哨点作用,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强化专业培训,重点对发热门诊医护人员针对性开展传染病识别、诊疗培训,持续增强传染病早期识别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杜绝因漏诊、误诊导致患者病情延误。经明确诊断的病例,要严格按照相关诊疗规范,进一步加强救治,尽早使用有效抗病毒药物,最大程度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四、普及防控知识、营造社会氛围

当前要针对性地面向广大群众开展流感、人感染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重点做好对高风险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大力倡导良好卫生饮食习惯,教育公众发现病死的鸡、鸭和鸟类要及时报告;在流感流行季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传染他人;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加强人群聚集场所通风消毒宣传,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同时加强疫情相关舆情监测,正面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五、加强预防接种、构建免疫屏障

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意识,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可靠的疫苗预约渠道和途径,为群众提供便利化服务,切实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和防控要,积极协调疫苗供应,科学宣传、正确引导公众接种流感、新冠病毒、水痘等疫苗,减少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六、开展督导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各单位近期要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专项检查,特别是发生聚集性疫情或疫情高发的重点学校和托幼机构要立即组织自查自纠,认真分析原因,查找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到位。同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隐报瞒报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力,导致疫情扩散蔓延的单位和个人,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附件:春季相关传染病预防措施                        

 

 

 202333


附件

春季相关传染病预防措施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感染后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近期我省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主。广大居民要提高个人防范意识,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一)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居家和办公场所室内通风和清洁,注意个人手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科学穿衣,依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二)均衡饮食,增强个人体质。少食辛辣易上火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

(三)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学生及幼儿等免疫力低下者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四)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轻症流感患者可居家治疗,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内使用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的发生率。

(五)居家治疗期间,减少与家庭成员的近距离接触,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不带病上班、上课,确实需要外出时佩戴口罩。

(六)居家治疗期间如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嗜睡等症状,提示症状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二、新冠病毒感染

当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处于低水平流行,但是新冠病毒并没有消失,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居民朋友们仍需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

(一)个人防护要坚持。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自觉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请广大居民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三)做好健康监测。要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的日常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时,优先选择居家观察、对症服药,必要时及时就医。同时尽可能减少外出活动,不要带病上班、上学。

(四)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无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降低重症发生风险。

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以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诺如病毒具有感染剂量低、传播途径多的特点,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直接接触病人、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吸入气溶胶都能引起发病,极易在幼托机构、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

(一)勤洗手,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动水至少洗手20秒,需要提醒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洗手。

(二)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的海鲜、肉类,食物加工时生熟分开,餐具严格消毒。在外就餐选择正规餐厅,不在无证摊位购买食物。

(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病例时应尽量让患者居家隔离或就医,避免传染他人;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应立即向属地疾控中心及相关部门报告。

(四)病例呕吐物的处理可用纱布、抹布等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至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处理。

四、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患病的羊、牛、猪等动物及其产品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常因直接接触牛羊等病畜或其排泄物、进食受污染的肉类/奶制品、或吸入受感染动物排泄物污染的空气尘埃而被感染。

(一)从事牛羊饲养、收购、屠宰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穿着防护服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医治。

(二)购买牲畜要检疫,饲养牲畜要免疫,养殖区和生活区要分开,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处理,清理圈舍要湿式作业,防止气溶胶传播;出现牲畜流产时,要避免徒手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病畜流产物、胎盘等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三)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吃涮锅、烧烤时,要煮熟煮透;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主要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其潜伏期多为2-10天,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特征的儿童急性丙类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等。

(一)生活预防:手足口病一般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粪口传播,在平时需要勤洗手,注意日常卫生清洁。如对玩闹过后的小孩和玩具进行消毒,以及日常餐具定期消毒,人多的地方做好防护,如戴口罩。

(二)疫苗接种:手足口病有相关的预防性疫苗,可以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感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传染上手足口病的风险;

(三)加强宣讲:手足口病的传染性较强,小儿和成人均可能被传染。一旦发现手足口病,需做好个人防护,在医生指导下做好隔离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