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十一届二次会议第4011号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胡亚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尽快成立南陵县标准化120急救中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院前急救是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的原则,统一组织实施,最大限度地合理调配急救资源,为我县居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提供保障。
一、目前现状
南陵县无独立建制的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指挥调度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粗放的受理模式上,120急救电话仅通过一根电话线接入到县医院,无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由人工接通手写记录,信息化程度落后,无法调取用户数据信息,无法获取救护车的实时位置和状态,急救资源不能统筹利用,急救反应时间长,历史数据无法保留,突发事件无法有效处置,数据无法及时上报等现实情况,院前急救各个环节的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院前急救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为促进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行为,根据《芜湖市县级医院能力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芜医改组〔2022〕7号)、《芜湖市院前急救能力提升三年工作方案》、《南陵县总医院建设方案(南医改组〔2022〕2 号)文件精神,加强县域急诊急救设施设备条件、人员队伍建设,规范院前院内工作转接程序,打造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急救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南陵县院前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方案。
三、工作内容
1.急救网络组建。南陵县总医院依托完善县域急救体系建设为契机设置县级急救(指挥)中心,配备专门房屋进行改扩建,建立调度中心,设立统一指挥调度平台。按“1个急救分中心、2个县级急救分站、4+N个急救站点”模式组建(即县120急救中心,县医院、县中医院急救分站,弋江、许镇、三里、工山院区+N急救站点),南陵县总医院负责县域内急救中心(站)的建设。急救站(点)接受县急救中心业务管理,与所在院区急诊科合署办公并接受管理。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设立,统一规划、统一设置、统一管理,并将急救站名单向社会公告。
2.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院前急救机构的人员、车辆、业务运行等全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实现院前急救机构管理和急救服务智能化;统一全县各急救中心(站)的院前急救业务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接口,建立全县院前急救业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全县急救业务运行的统一管理;推进院前急救信息与院内急救、居民健康档案等卫生行业信息共享,推进与市急救中心、智慧城市协同等相关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指挥调度和信息处理分析能力,提升院前急救信息基础设施。完善院前院内医疗急救衔接机制,加强院前院内信息协同,建设院前与院内急救信息的实时交互平台,规范院前院内交接工作流程,确保病人从救护车到医院急诊室的安全快速转移。
3.急救车辆配置。第一阶段先行利用现有县级院区、镇级院区10辆救护车,后期县卫健委根据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配置救护车。救护车应当符合救护车卫生行业标准,标志图案、标志灯具和警报器应当符合国系、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救护车以及院前医疗急救人员的着装应当统一标识,统一标注急救中心(站)名称和院前医疗急救呼叫号码。
4.调度中心设置。将县“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设置在县医院院区内科楼一楼大厅,中心配备6名工作人员。
5.相关保障措施。一是目前如若独立建制南陵县“120”急救中心事业单位,因政府机构设置条件限制,无法落实。二是做好经费保障我县急诊急救体系建设推进,第一阶段调度中心信息化建设、10辆救护车急救设备及急救站(点)医护驾驶员人员经费共计374万元,南陵县卫健委从芜湖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资金拨付180万,余下194万元所需经费在南陵县总医院医改专项资金中列支。三是镇级急救站点运行与工作人员绩效由总医院制定院前急诊急救和转诊管理办法规定,根据管理办法由县级院区拨付至镇级院区,急救站点所在镇级院区制定绩效考核方案自行分配。
四、工作进展
1.南陵县院前急救调度指挥系统6月6日在公管局进行了标前论证,对参数进行修改,调度系统已重新完成评审,正在与财政局对接,进行挂网,预计7月初完成招标采购。
2.已完成所有救护车急救设备评标工作,所有项目中标通知书都已提交到药械管理中心,正在商定合同事宜。按要求是合同签订后可7天内供货。
3.4月21日举办了4个镇级急救站点第一轮急救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除颤仪的使用等培训。
根据建设方案要求,持续跟进项目进度,加强调度确保南陵县院前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在7月底正式建成并运行。
2023年6月2日
联 系 人:魏有贵
联系电话:0553-683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