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戴元龙解读:南陵县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芜政办〔2021〕6号)精神,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我县产业特色和转型升级需求,以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创新能力提升、标杆示范培育等为发展任务,以工业互联网应用为导向,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紧紧抓住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按照“企业自愿、政府引导、分类实施”的原则,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要对象,全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培育发展。力争到2023年,建成5G基站500个,实现县区范围5G全覆盖,200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用平台”;打造2家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推进6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应用、精益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培育2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对南陵工业经济引领效益显著。
四、主要任务
(一)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5G等基础网络建设。鼓励电信企业建设高质量工业互联网外网,推进全面覆盖县域内的光纤网络、5G移动网络“双千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及其设备的广泛、高质量宽带接入,率先在首位产业、战新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
2.加快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推动企业开展内网改造升级,鼓励工业企业与电信企业深度合作,利用5G、全光纤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对内部网络进行IP化、光网化、无线化、扁平化和柔性化改造,加快TSN(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机、工业互联网网关等关键设备的应用。建设基于5G、TSN、工业PON等关键网络技术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标杆网络。
3.实施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推动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模组和系统的部署应用,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引导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控。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能力建设
1.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化与国内、省内领先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加快平台和服务在我县落地。构建面向快递物流智能装备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示范引领和产业集聚作用。鼓励我县有条件的企业向平台服务商转型,培育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2.培育一批工业APP。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发一批面向生产流程优化、产品质量分析、设备预测性维护、供应链协同等应用场景的工业APP。重点培育若干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应用范围广、应用效果优、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APP,推动工业APP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
3.推动企业“上云用平台”。持续推进“企业登云”工程,推动企业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引导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应用。鼓励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开展面向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三)标杆示范企业培育
1.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支持工业互联网应用,聚焦首位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争取每年打造1家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培育争创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2.培育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每年支持3家企业提升智能化生产能力,通过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工艺仿真、生产制造、设备管理、产品检测等智能化水平,实现全流程动态优化和精准决策。
3.培育数字化应用示范企业。每年支持7家企业以提升数字化改造能力,通过数字化应用推动企业打通内部各管理环节,打造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推进可视化管理模式普及,开展动态市场响应、资源配置优化等新模式应用探索。
4.培育精益化管理示范企业。每年支持10家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基于两化融合的精益化管理推动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安全管理等领域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探索数字化转型,实现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五、实施步骤
(一)构建本地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
建立县级工业互联网服务中心,聚合一批具备专业能力资质的不同服务领域服务商(机构),为本地企业长期提供工业互联网技术支持、政策咨询、经验及游学交流、会展等服务活动,以及建设内容实施服务,鼓励企业进行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能力建设,促进企业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两化融合贯标、智能制造能力评估、诊断活动。
(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上云用平台”(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
通过工业互联网中心与企业间的互动活动,展开地区性调研活动,识别地区企业的行业共性工业机理特征和领先企业的优势能力特征,有效促进企业以及企业群与先进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建立快递智能装备首位产业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适应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需要的通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推进“企业上云”工程,加快企业设备上云和管理过程应用上云。到2023年培育1个快递物流智能装备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200家“企业上云”。
(三)培育一批工业APP、形成一批行业工业应用解决方案(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
通过与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鼓励企业与平台服务商合作开展应用开发。到2023年培育2个优秀工业APP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四)标杆示范培育行动
通过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服务中心聚合企业、服务商等环境生态,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持续性诊断、规划设计、实施落地服务,同时普及推广“两化融合体系”、“智能制造能力模型”等国家标准工具的应用,完善诊断、设计规划、建设实施、能力等级评估、地区标杆甄选、推荐推广的系统过程管理,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演化闭环。总体步骤按市推进计划部署,同时增加年度县级发展标杆示范:
1.摸底明确培育对象(2021年5月)。通过充分的调研摸底,在企业自主申报的基础上,明确全县第一批20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对象。
2.组织开展诊断服务(2021年6月-7月)。组织专场服务对接会,安排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与标杆示范培育企业“一对一”对接,由企业自主选择服务商开展诊断服务。相关服务协议经县经信、财政部门确认后,将相关主体纳入政策支持范围。
3.推进项目落地实施(2021年6月一2023年12月)。成立专班指导、督促各类标杆示范培育企业按照诊断报告开展项目实施。县经信局牵头组织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企业享受政策奖补的重要依据。总结培育工作成效,提炼、推广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六、支持政策
1.支持标杆示范培育企业投资。标杆示范培育企业诊断报告落地实施,按照企业落地项目的设备投资和软性投资(包括信息系统采购及软件服务等费用)总投资额给予奖补,按照市级奖补资金标准执行。
2.列入市级标杆示范培育并经认定项目落地的企业,按《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标准分类导引》(附件1),在享受投资奖补的同时给予标杆企业20万元、示范企业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支持标杆示范培育企业系统和设备上云。对向县经信局报备、购买云平台服务商用于工业系统(软件)和设备上云的企业,对实际发生的年服务费按市“企业登云”政策执行。
4.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对行业级、企业级互联网平台,服务本地企业数超30家、连接设备数超300台的,给予3万元/年平台运营扶持;对工业企业应用行业级、企业级互联网平台,按购买平台服务费用的1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年服务费用补助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5.政策支持范围。本政策支持对象为标杆示范培育企业,本政策与现行政策有交叉重复的,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本政策由县经信局负责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南陵县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培育领导小组,建立部门会商制度,凝聚各部门力量,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局,县经信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强化政策执行,形成推进合力。
2.精准服务指导。县经信局做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指导和政策宣传工作,加强政企对接,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有序推进发展培育工作。
3.强化金融支持。充分发挥银行金融信贷支持,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围绕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应用、企业“上云用平台”等重点方向实施精准扶持,形成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解读单位:南陵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解 读 人: 南陵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戴元龙
联系电话:0553-6820903
电子邮箱:nlxjmw@163.com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为贯彻落实《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芜政办〔2021〕6号)精神,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我县产业特色和转型升级需求,以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创新能力提升、标杆示范培育等为发展任务,以工业互联网应用为导向,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紧紧抓住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按照“企业自愿、政府引导、分类实施”的原则,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要对象,全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培育发展。力争到2023年,建成5G基站500个,实现县区范围5G全覆盖,200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用平台”;打造2家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推进60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应用、精益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培育2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对南陵工业经济引领效益显著。
四、主要任务
(一)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5G等基础网络建设。鼓励电信企业建设高质量工业互联网外网,推进全面覆盖县域内的光纤网络、5G移动网络“双千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及其设备的广泛、高质量宽带接入,率先在首位产业、战新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实现5G网络深度覆盖。
2.加快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推动企业开展内网改造升级,鼓励工业企业与电信企业深度合作,利用5G、全光纤改造工业互联网内网,对内部网络进行IP化、光网化、无线化、扁平化和柔性化改造,加快TSN(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机、工业互联网网关等关键设备的应用。建设基于5G、TSN、工业PON等关键网络技术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标杆网络。
3.实施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普及,推广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推动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模组和系统的部署应用,深入推进“机器换人”,引导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控。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能力建设
1.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深化与国内、省内领先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加快平台和服务在我县落地。构建面向快递物流智能装备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示范引领和产业集聚作用。鼓励我县有条件的企业向平台服务商转型,培育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2.培育一批工业APP。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发一批面向生产流程优化、产品质量分析、设备预测性维护、供应链协同等应用场景的工业APP。重点培育若干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应用范围广、应用效果优、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业APP,推动工业APP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
3.推动企业“上云用平台”。持续推进“企业登云”工程,推动企业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引导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供应链协同等应用。鼓励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开展面向特定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三)标杆示范企业培育
1.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支持工业互联网应用,聚焦首位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争取每年打造1家以上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培育争创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项目。
2.培育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每年支持3家企业提升智能化生产能力,通过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工艺仿真、生产制造、设备管理、产品检测等智能化水平,实现全流程动态优化和精准决策。
3.培育数字化应用示范企业。每年支持7家企业以提升数字化改造能力,通过数字化应用推动企业打通内部各管理环节,打造数据驱动、敏捷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推进可视化管理模式普及,开展动态市场响应、资源配置优化等新模式应用探索。
4.培育精益化管理示范企业。每年支持10家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基于两化融合的精益化管理推动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安全管理等领域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探索数字化转型,实现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五、实施步骤
(一)构建本地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
建立县级工业互联网服务中心,聚合一批具备专业能力资质的不同服务领域服务商(机构),为本地企业长期提供工业互联网技术支持、政策咨询、经验及游学交流、会展等服务活动,以及建设内容实施服务,鼓励企业进行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能力建设,促进企业进行智能化技术改造、两化融合贯标、智能制造能力评估、诊断活动。
(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上云用平台”(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
通过工业互联网中心与企业间的互动活动,展开地区性调研活动,识别地区企业的行业共性工业机理特征和领先企业的优势能力特征,有效促进企业以及企业群与先进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建立快递智能装备首位产业的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适应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需要的通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推进“企业上云”工程,加快企业设备上云和管理过程应用上云。到2023年培育1个快递物流智能装备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个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200家“企业上云”。
(三)培育一批工业APP、形成一批行业工业应用解决方案(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
通过与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鼓励企业与平台服务商合作开展应用开发。到2023年培育2个优秀工业APP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四)标杆示范培育行动
通过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服务中心聚合企业、服务商等环境生态,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持续性诊断、规划设计、实施落地服务,同时普及推广“两化融合体系”、“智能制造能力模型”等国家标准工具的应用,完善诊断、设计规划、建设实施、能力等级评估、地区标杆甄选、推荐推广的系统过程管理,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演化闭环。总体步骤按市推进计划部署,同时增加年度县级发展标杆示范:
1.摸底明确培育对象(2021年5月)。通过充分的调研摸底,在企业自主申报的基础上,明确全县第一批20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对象。
2.组织开展诊断服务(2021年6月-7月)。组织专场服务对接会,安排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与标杆示范培育企业“一对一”对接,由企业自主选择服务商开展诊断服务。相关服务协议经县经信、财政部门确认后,将相关主体纳入政策支持范围。
3.推进项目落地实施(2021年6月一2023年12月)。成立专班指导、督促各类标杆示范培育企业按照诊断报告开展项目实施。县经信局牵头组织对项目实施成效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企业享受政策奖补的重要依据。总结培育工作成效,提炼、推广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六、支持政策
1.支持标杆示范培育企业投资。标杆示范培育企业诊断报告落地实施,按照企业落地项目的设备投资和软性投资(包括信息系统采购及软件服务等费用)总投资额给予奖补,按照市级奖补资金标准执行。
2.列入市级标杆示范培育并经认定项目落地的企业,按《芜湖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标准分类导引》(附件1),在享受投资奖补的同时给予标杆企业20万元、示范企业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3.支持标杆示范培育企业系统和设备上云。对向县经信局报备、购买云平台服务商用于工业系统(软件)和设备上云的企业,对实际发生的年服务费按市“企业登云”政策执行。
4.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对行业级、企业级互联网平台,服务本地企业数超30家、连接设备数超300台的,给予3万元/年平台运营扶持;对工业企业应用行业级、企业级互联网平台,按购买平台服务费用的10%给予补助,单个企业年服务费用补助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5.政策支持范围。本政策支持对象为标杆示范培育企业,本政策与现行政策有交叉重复的,就高不就低,不重复享受。本政策由县经信局负责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南陵县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培育领导小组,建立部门会商制度,凝聚各部门力量,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局,县经信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强化政策执行,形成推进合力。
2.精准服务指导。县经信局做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培育指导和政策宣传工作,加强政企对接,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有序推进发展培育工作。
3.强化金融支持。充分发挥银行金融信贷支持,引导金融资本支持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围绕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应用、企业“上云用平台”等重点方向实施精准扶持,形成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解读单位:南陵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解 读 人: 南陵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戴元龙
联系电话:0553-6820903
电子邮箱:nlxjm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