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审计局权力事项廉政风险点情况一览表(2024)版

发布时间:2024-09-13 14:39信息来源: 南陵县审计局阅读次数: 字体:【  
序号 权力事项 风险点
数量
表现形式 等级 防控措施 责任人
1 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处罚 5 (1)发现和受理环节。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或者有关人员的违法行为未及时予以责令改正,或者未向审计机关报告;审计机关对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未及时审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党纪政纪、政策法规、审计业务知识学习。
(2)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3)健全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整改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科学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4)完善全过程分级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质量监督,严格审计质量事故责任追究。
(5)完善审计业务会议的集体研究制度。
(6)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八不准”工作纪律等,确保审计独立性。
(7)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机制,督促落实审计整改。

负有直接责任审计人员
(2)调查环节。审计人员应当回避的未执行回避制度规定,未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取得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明材料,未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的申辨和陈述,或者未保守应当保守的有关秘密。
审计组长
(3)审查环节。审计组、审计组所在部门、审计机关审理部门未按规定履行审核、复核、审理职责。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
(4)决定环节。未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罚种类、幅度、程序等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可能导致审计处罚决定被行政复议撤销或变更、行政诉讼败诉或者被政府裁决无效。 审计机关分管领导
(5)送达执行环节。未有效监督被审计单位和当事人在审计处罚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生效的审计处罚决定;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行为未采取相应措施。
负有直接责任审计人员
2 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的处罚 5 (1)发现和受理环节。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或者有关人员的违法行为未及时予以责令改正,或者未向审计机关报告;审计机关对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违法行为,未及时审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党纪政纪、政策法规、审计业务知识学习。
(2)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3)健全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整改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科学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4)完善全过程分级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质量监督,严格审计质量事故责任追究。
(5)完善审计业务会议的集体研究制度。
(6)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八不准”工作纪律等,确保审计独立性。
(7)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机制,督促落实审计整改。
负有直接责任审计人员
(2)调查环节。审计人员应当回避的未执行回避制度规定,未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取得与违法行为有关的证明材料,未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的申辨和陈述,或者未保守应当保守的有关秘密。
审计组长
(3)审查环节。审计组、审计组所在部门、审计机关审理部门未按规定履行审核、复核、审理职责。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
(4)决定环节。未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处罚种类、幅度、程序等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可能导致审计处罚决定被行政复议撤销或变更、行政诉讼败诉或者被政府裁决无效。 审计机关负责人
(5)送达执行环节。未有效监督被审计单位和当事人在审计处罚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履行生效的审计处罚决定;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行为未采取相应措施。 负有直接责任的审计人员

3 制止和封存权 4 1)制止环节。审计组未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制止,或者未向审计机关报告;审计机关对情节严重或者制止无效的违法行为未及时审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党纪政纪、政策法规、审计业务知识学习。
(2)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3)健全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整改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科学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4)完善全过程分级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质量监督,严格审计质量事故责任追究。
(5)完善审计业务会议的集体研究制度。
(6)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八不准”工作纪律等,确保审计独立性。

负有直接责任审计人员
(2)封存决定环节。对应当封存的有关资料或者资产未采取封存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条件、程序采取封存措施。 审计组长
(3)执行环节。未按照规定会同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对有关资料或者资产进行清点,开列并存留封存清单,加贴封条;未按照规定对已封存的有关资料或者资产进行保管,或者未按照规定指定被审计单位、委托与被审计单位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保管。
审计组长
(4)事后监管环节。未在法定封存期限内及时进行审查,获取审计证据,或者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进行处理;封存期限届满或者在封存期限内完成对有关资料或者资产处理的,未按照规定解除封存或者予以退还。 负有直接责任的审计人员
4 暂停拨付与使用权 4 (1)发现和受理环节。审计组未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制止,或者未向审计机关报告;审计机关未及时审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党纪政纪、政策法规、审计业务知识学习。
(2)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3)健全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整改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科学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4)完善全过程分级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质量监督,严格审计质量事故责任追究。
(5)完善审计业务会议的集体研究制度。
(6)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八不准”工作纪律等,确保审计独立性。
负有直接责任审计人员
(2)制止环节。审计组未按照审计机关的决定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取得审计证据;审计机关对情节严重或者制止无效的违法行为未及时审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
(3)决定环节。对应当采取暂停拨付与使用措施的违法行为未采取暂停拨付与使用措施,或者未按照规定的条件、程序采取暂停拨付与使用措施。
审计机关负责人
(4)事后处理环节。未对违法事实、证据等进行审核、复核、审理;未依法作出审计处理决定或者作出解除暂停拨付与使用决定。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
5 审计调查取证权 2 (1)告知环节。未按规定告知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资料。 (1)加强思想政治、党纪政纪、政策法规、审计业务知识学习。
(2)健全要求报送资料相关制度建设,提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负有直接责任的审计人员
(2)管理使用环节。未按规定接收、保管被审计单位送审的资料,造成资料短缺、遗失;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利用被审计单位的资料徇私舞弊;造成泄密事故;未按照规定归还相关资料或者归档。
审计组长
6 审计处理权 4 (1)发现取证环节。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未依法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记录;隐瞒被审计单位的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 (1)加强思想政治、党纪政纪、政策法规、审计业务知识学习。
(2)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规则意识,提高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3)健全审计计划、实施、审理、整改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科学审计业务管理体系。
(4)完善全过程分级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审计质量监督,严格审计质量事故责任追究。
(5)完善审计业务会议的集体研究制度。
(6)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八不准”工作纪律等,确保审计独立性。
(7)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机制,督促落实审计整改。
负有直接责任审计人员
(2)审核环节。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未进行审核;对审计发现问题应当处理的未提出处理意见;未按照规定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或者未充分听取被审计对象的申辩和陈述。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
(3)决定环节。未按照规定进行复核、审理;对法定职权范围内应当作出审计处理的违法违规行为未按规定作出审计处理,或者作出的审计处理措施不当;超出法定职权、未按法定程序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作出审计处理。
审计机关分管领导
(4)监督执行和整改环节。未在规定时间内检查审计报告、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对被审计单位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行为未采取相应措施。

审计组所在部门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