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夏热发布: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效能
发布时间:2022年4月21日
发布地点:南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单位:南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人员:南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夏热
大家好!
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由我代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大家介绍我县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情况。
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效能的迫切需要,对于优化监管资源配置,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县以“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平台为依托,对全县企业按信用风险不同进行分级分类,采取差异化监管,实现“无事不扰”,做到“无处不在”,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下面我就我县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科学实施分类,精准研判企业信用风险
(一)全面有效归集企业信用风险信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以下简称公示系统)全面、及时归集企业信用风险信息。及时归集市场监管系统企业登记注册、备案、股权出质登记、知识产权质押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抽查检查等信息;积极推动全县各部门将履职过程中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抽查检查等涉企信息依托公示系统有效归集。
(二)按照信用风险状况对企业实施自动分类。以“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平台为依托,对我县企业进行信用风险分类,按照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将企业分为正常类、警示类、失信类、严重失信类四类。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各类涉企信息进行汇聚整合、关联分析和数据挖掘,依托信息化系统进行自动分类,分类结果记于企业名下,按月动态更新。截至2022年3月31日,对全县14195户企业按照信用风险状况进行分类,其中正常类12276户、警示类1407户、失信类459户和严重失信类53户。
二、强化分类结果运用,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
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全量推送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与抽查检查对象名录库对接,各部门在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时,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
对正常类企业,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发现问题、转办交办案件线索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实现“无事不扰”。
对警示类企业,按常规比例和频次开展抽查。
对失信类企业,实行重点关注,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
对严重失信类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并主动实施现场检查。抽查检查结果及时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共享至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为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动态更新提供实时数据。
三、加强监测预警,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结合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积极推进企业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根据各专业领域监管需求、监管重点,把握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高风险行为特征,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中选取若干与企业信用风险关联度高的重点指标项,如异常注册、异常变更、投诉举报异常增长等,进行实时监测,对企业风险隐患及时预警,推动监管关口前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采取提醒、警示、约谈、检查等措施,依法处置企业风险隐患。
2021年全县上传涉企行政许可信息3328条,涉企行政处罚信息295条,归集涉企经营异常名录信息1614条,通过双随机抽查公示的涉企检查结果信息568条;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发起、导入和接收抽查任务180个,信用等级应用任务177个,信用等级应用比98.33%;开展约谈2次,处理预警信息9条。实现对不同信用风险类别的市场主体实行差异化监管,优化检查频次,对失信主实施重点监管、联合惩戒,并依法实施行业准入限制。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探索完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监管。针对我县农产品深加工和快递智能装备产业,参考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探索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监管,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状况动态调整监管政策和措施,对正常类和警示类的企业,给予一定时间的“观察期”,探索推行触发式监管,在严守安全底线前提下,给予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
(二)推进与专业领域风险防控有效结合。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不代替各专业领域对企业的分级分类。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重点领域,在按照现有规定实行重点监管的同时,统筹行业风险防控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强化业务协同,实行全链条监管。专业领域,可以直接使用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也可以参考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构建本领域的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三)拓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运用。积极探索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的综合运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注重参考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积极推动市场监管领域各部门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工作时,参考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加强与企业沟通,适时进行风险提醒,引导企业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依法诚信经营。
以上是我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如有其他疑问,可电话咨询我们,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信用监管股电话:0553-6836300。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视频地址:https://www.nlx.gov.cn/xwzx/spxw/zcxc/1206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