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18-08-10 16:06信息来源: 南陵县商务局(粮食局)阅读次数: 字体:【  

南商〔2018〕83号

 

关于县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号

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办理类别:B

 

余道荣代表:

现将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乌霞寺景区与马仁奇峰景区融合开发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乌霞寺景区占地12平方公里,拥有犀牛望月、童子拜佛、乌龟观天、五马盘槽等40余处自然景观,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工山古铜矿冶炼遗址相连,距南陵县城15公里、铜陵市区45公里。景区位于马仁山上,山腰有一座乌霞古寺,该寺为安徽省重点寺庙,建于北宋年间,寺庙主体建筑为两进院落,前后殿均为一进三开间普通砖瓦建筑。寺内观音殿为50平方米单层平房,供奉千手观音。观音殿后有乌霞洞,由大型巨石构成,洞有十个出口,相互连通。北宋林学家陈翥曾隐居于此,写出了世界上最早论述桐树的专著――《桐谱》。新四军第三支队曾在此活动过,抗日初期,谭震林司令员曾多次在洞顶凉亭中召集对敌斗争会议。另外,乌霞风景区属典型的火山流纹岩地貌,保存有较完整的地壳表层物质组织,变质齐全,是安徽省重要的火山地质研究地。

景区于1996年开发,2006年被评定为国家2A级景区。2009年对乌霞寺庙进行了维修,编制完成了《乌霞旅游区概念性规划》,并修建了通往景区山上的2千米台阶路,建造了景区主门楼和半山腰景点“识马亭”以及一个进山处的收费亭。景区年接待游客人数4万人次,主要以芜湖、铜陵为主。2015年乌霞寺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共投入资金 620 万元,修建了入口广场、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

2013年4月,马仁奇峰景区负责人来陵就马仁山地质公园项目申报创建工作协调我县给予支持,双方磋商后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备忘录。即:我县旅游部门、相关镇对马仁山地质公园在争取省以上项目、资金、品牌、荣誉及对外招商、对外宣传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若我县相关部门在开展活动中,经繁昌马仁奇峰景区管委会、景区同意,可以使用其相关品牌、荣誉等。下一步,就推进乌霞-马仁旅游区融合开发项目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成立机构。由市政府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及南陵、繁昌抽调专人,成立乌霞-马仁旅游区开发建设领导组,共同负责、协调乌霞-马仁旅游区的具体运作。

二、南北融合。乌霞马仁资源整合后,南部的潜力很大,从区位上说,320省道穿区而过,铜南宣高速和合福高铁南陵站就在附近,交通的便利性非北部可比,优越的交通区位,加上“两山一湖(大工山、笔架山和杨村湖)”的独特布局,决定了南北双方要加强区域联系与合作,最终实现东西交互、南北融合的网络格局。如果仅仅把乌霞旅游区做为一个进出的通道,这样的资源整合没有任何意义。

三、深度开发。进一步加强两地基础资料调研工作,拟定开发建设可行性工作方案,做好乌霞-马仁旅游区规划设计,新的旅游区要围绕马仁山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发展旅游特色项目,使乌霞-马仁旅游区成为集休闲、度假、康体、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带动两县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建设开发方案应体现文化传承,如陈翥隐居乌霞洞潜心著书立传,凝数十年植桐经验于文字,写出了世界上最早论述桐树的专著《桐谱》;在发展定位和目标中,应根据乌霞旅游区火山熔岩的特点,侧重地质景观探秘和研学的功能;在红色旅游方面,应突出谭震林同志抗日战争期间在八都何工作、生活的内容等。

四、串点成线。将毗邻马仁山的八都何、杨村湖水库、笔架山和大工山古铜矿遗址纳入规划之中。八都何是南陵县首批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大工山古铜矿遗址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架山原名“射的山”,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说它“望之似射候因名”, 是一座藏有宝玉的山,《太平寰宇记》记载说:“山有玉,在石壁内,取之者遇风雨而止。”射的山的闻名还在于它是座卜占丰歉的神灵之山;杨村湖水库为重点旅游招商推荐项目,开发价值极高。将这些景点按照“串点成线、连片扩面、梯次推进”的总体思路,集中资源力量,以乌霞-马仁旅游区为龙头示范片区,多点开花,齐头并进,推动旅游区建设由点状向连片、由盆景式向规模化拓展,有效提升乌霞-马仁旅游区整体竞争力,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2018年7月16日

 

 

 

 

 

联 系 人:汪  力

联系电话:682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