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1022号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办理类别:A类
谢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县商务局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提案办理工作,5月上旬至6月中旬开展了调查研究,并组织提案委员、协办单位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委员反映的情况,加强同委员的沟通和交流,及时通报办理工作进展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南陵县在农村电商工作中主要举措有:
(一)政策扶持,优化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出台了《南陵县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办法》、《南陵县电商优化升级工作方案》、《关于设立县电子商务促进中心的通知》、《南陵县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产业集聚、示范创建、农村电商发展等方面对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给予大力扶持。
(二)示范引领,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创建了省级示范镇3个、示范村12个。建成2000平方米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3万平方米县电商产业集聚区、149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
(三)整合资源,健全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成了1.2万平方米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整合邮政、中通等7家快递企业入驻,2020年快递业务量达1270万件。全县149个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有效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突出特色产业,强化农村电商主体培育。截至2020年底,全县注册电商经营主体 687家,网络零售额15.97亿元。年网络零售额 1000万元以上的电商经营主体15家。
(五)创新模式建设,助力农村产品出村进城。推行“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村站+基地+农户”模式,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依托天天慧淘、青弋农业、芜湖唛芽、宏农电子商务等4家农产品上行企业成立了农产品上行中心,2020年农产品上行中心交易额6190万元。
(六)强化技能培训,建设农村电商人才体系。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重点培养本土化电商专业人才。2018年以来,年培训农村电商2000人左右。
(七)融合发展,促进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县域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超千家,雄风、苏果、永辉等大型商超及永兴米业等39家传统粮油加工企业触网销售。建成“邮你行”农产品展销线上线下平台及各类“消费扶贫专区”11个,年销售农产品2亿元。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精准对接消费升级,大力挖掘、开发适合网销的特色农村产品,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完善产业链条,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完整产业体系。稳固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推广“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平台)+村站+基地(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农户(贫困户)”的农产品出村进城模式,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持续强化主体培育。大力引进龙头企业,推动电商平台服务渠道下沉。加强本土企业培育,鼓励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开展电商创业,吸引在外发展的网商网企利用现有渠道、品牌等优势资源返乡发展,支持能人领办农民合作社、发展电商。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开展电商业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积极引导中小电商抱团发展,合作开发产品,降低运维成本,形成规模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县电商集聚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示范集聚效应。支持涉农电商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改造与电商发展相关的冷冻冷藏相关流通设施设备。推进农村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提高村电商服务网点快递服务能力,畅通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
(四)优化提升公共服务。推进“两中心、一站点”规范运营,强化政策宣传、运营维护、孵化帮扶等核心功能,持续提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水平。做好本地特色产品信息收集,帮助农民整合零散农产品资源,加强与电商渠道对接,让“小农户”连上“大市场”。增强电商培训实效,开展订单式、定向定岗电商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参训人员就业创业率。
三、工作保障
(一)抓好统筹协调。把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内容,切实履行职责,抓实各项工作。统筹各部门资源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二)落实支持政策。抓好政策实施,强化跟踪问效,注重了解电商经营主体新需求,着力解难题、建机制,加快构建完善的电商生态体系。深入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县农村电商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宣传引导。运用各类媒体,深入宣传农村电商发展成效、典型经验和政策举措。及时发现和总结农村电商提质增效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在全县复制推广,调动更多市场主体学电商、用电商、促增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营造加快农村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
联 系 人:崔 萍
联系电话:0553-6829006
2021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