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供销社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本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县供销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推进本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断引导机关干部学法、懂法、守法。现将本单位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认真梳理,汇报如下:
一、2023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县供销社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及法律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完成县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此项工作摆在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机关年度考核内容,普法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
(一)领导班子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法治政府建设与供销社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切实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评干部的重要内容,领导班子4人述职报告均能围绕法治学习开展情况,均能做到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
(二)坚持从严“治”社、规范“治”社,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机制。一是制定并遵循《中共南陵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关于建立党组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工作制度》,强化社党组“党建带社建”联系服务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并实施《关于调整供销社内设机构工作人员职责分工的通知》《南陵县供销社公务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办法(试行)》,严格考勤、请销假和值班制度,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进一步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三是制定《南陵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内部审计制度(试行)》从严抓实内部审计工作;四是制定《南陵县供销社社有资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南陵县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基层社资产处置流程;五是根据本部门合作经济工作特点,重新聘请具有经济法专长的法律顾问,增强法治的工作保障。
(三)建立健全普法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内容,立足机关党员干部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以“多角度+全方位”理念,按照年初制定的供销社2023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建立健全普法学习教育长效机制。
1.学法多层次。认真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活动。一是党组带头学法。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必修课,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深入学,切实提高领导班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二是引领党员干部认真学法,进一步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按照年初制定的“2023年普法责任清单”,加强对《宪法》《民法典》《保密法》及党章和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司法》、《乡村振兴法》《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行业法律知识的学习。
2.普法多角度。加大走访普法宣传力度,认真落实法律六进工作。一是扎实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11·1”〈反间谍法〉颁布实施纪念日、宪法日等普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主题教育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知识测试等形式,切实提升党员干部依法履职,依规办事的能力。二是组织观看旁听庭审活动,“零距离”旁听庭审,提高以案释法“精准度”,将“衙门”搬到机关,进一步促进对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理解、运用。三是引导机关干部关注“中国普法”“周郎法治”等微信公众号,组织机关干部积极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努力预防和减少干部职工违法犯罪、参与邪教组织等行为;四是深入开展“双联系”村青少年国家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工作;五是深入企业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推动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2023年全社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有效的保障了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法治引领责任意识提升、作风转变。坚持法治思维,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进一步提升工作责任。一是坚持民主决策,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重点领域的监督,突出对“三重一大”决策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按照县委县政府规范新要求,重新修订了《中共南陵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研究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的长效工作机制,一年来无重大决策失误。二是坚持把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以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为抓手,组织集中观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片《八小时之外》《一路向“钱”终落马》等,引导机关干部自愿签订《县供销社机关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自我约束承诺书》,用“身边人”“身边事”敲响廉政警钟、筑牢红色底线。
全年围绕“六重六轻”“虚躲冷粗假”“五破五必须”等作风问题,及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督促办”、机关干部“认真做”,坚决纠治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主动深入基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一是对2022年6家利润低于1万元的村级供销社(社属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交流座谈,督促负责同志立行整改,切实改变思想认识不足、工作责任落实缺位等问题。二是贯彻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精神,全年深入调研和兴粮油、紫楠食品、四新米业“联系”企业,切实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问题3件;三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零距离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截止目前,已成功化解余小宝、章春梅等5件信访问题;四是进一步落实审计、巡察整改要求。成立审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审计组、巡察组反映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完善整改台账,确保圆满完成整改任务。截止目前,已基本完成审计、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
坚持供销为农宗旨,以新供销、新担当为使命,聚焦村级供销社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供销直营店项目建设等2023年度中心工作,重点从工作推进效果看班子履责、看干部能力。一是坚持强基“建”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新增烟墩、三星2家村级供销社,与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出台了《“双社联动 强基赋能”推动基层供销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成立了2家联合组织:龙虾特色产业农合联和“南陵大米”产业联合体;培育多种服务载体。与3家企业签订了开放办社协议,新建区域为农服务中心1家。即南陵县海朋农事服务中心;培育了5家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高质量发展基层社。其中霭里村、红旗村荣获“芜湖市高质量发展基层社”称号;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今年我社争取“新网工程”专项资金12.87万元支持企业发展;帮助9家村级社争取基层组织专项资金,共获得20.25万元资金支持。二是坚持改革“活”社,探索“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创新生产服务体系。择优选择了11家服务主体,引导各服务组织,实施了深耕深松、大田育供苗、病虫害无人机飞防、秸秆打捆离田4个环节托管服务,累计开展作业面积 50.67万亩,现已完成全年任务;积极申报中央财政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9.01万亩,获得补贴资金835万元;依托龙头企业海朋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围绕“供”字,加强全县农资集中仓储及配送网点建设。今年以来,召开农资业务洽谈推介会议17场,销售肥料1500多吨,农药100多吨,种子150多吨,累计服务面积8.2万亩;围绕“销”字,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控股成立“南陵供销农产品供应链有限公司”,完成注册“春谷陵好”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围绕“合”字,创新发展“庭院经济”。今年9月,县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我社起草的《南陵县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共富匠坊”实施方案》,我社作为全县庭院经济办公室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统筹协调推进此项工作;构建信用体系,与邮储、农商行、扬子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农机服务、食用菌、庭院经济建设等开发多种金融产品,为合作企业解决融资难、流动资金紧缺等问题。3年来已为3家农合联65户经营主体组织集体授信,累计发放贷款1400余万元,其中今年发放贷款300余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度,通过学法、用法,供销系统干部职工法治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自觉运用法律手段指导管理工作得到提升,全体机关干部均能自觉守法,依法办事。虽然在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法治建设推进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二是法治宣传形式单一,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县供销社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法治建设工作部署,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坚定不移地把法治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具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推进以宪法为核心的普法宣传教育,提升系统法治思维。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宣传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大力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内容,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注重党内法规宣传与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与协调。
(二)增强依法依章治理能力,推进系统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供销社特点,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章程统领作用,依据章程健全完善各项基本制度、管理机制和工作体系,加强对章程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章程依法制定、依法实施。
(三)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效推进系统各项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等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发现、查找存在的问题,推动整改,确保法治政府建设任务和部署方向不偏离、任务不落空、效果不打折。
(四)不断创新法治建设工作载体,着力提高法治建设聚合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结合实际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法律六进”,进一步加强普法阵地建设,不断探索干部职工、服务对象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普法形式,切实激发全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和丰富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形式、方式和载体,不断提升普法的实效性。
2024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