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公共视频建设工作方案》解读
2022年4月28日,《芜湖市公共视频建设工作方案》(芜政办秘〔2022〕18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正式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公共视频建设是贯彻数字江淮和数字芜湖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感知体系是城市生命体的神经末梢,提供重要的城市治理基础数据来源。《芜湖市“十四五”数字芜湖建设规划 (2021-2025 年)》中明确提出要大量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城市感知体系,统筹部署各类先进感知设施,建设公共视频管理综合整治体系,重点打造物联网感知体系、空天地一体化感知体系和自然灾害监测感知体系三大感知体系。
为确保完成有关规划建设任务顺利完成,稳妥有序推进全域感知公共视频建设,制定《工作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芜湖市公共视频建设工作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数字江淮”的部署要求,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合的契机,加速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有效举措。
《工作方案》坚持技术和制度双轮驱动,坚持问题和应用导向,科学规划城市公共视频空间布局,织严织密视频监控一张网,建立视频资源分级分类标准规范,全面提升视频资源共享率,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深化视频分析与图像识别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起草初稿。市政府办牵头赴杭州市开展调研,有关市领导召开专题推进会,布置我市《工作方案》起草工作。按照省、市领导相关指示,结合芜湖市工作实际,重点参照借鉴了杭州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征求市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以及重点企业、研发平台意见,形成了《工作方案》初稿。
(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2022年3月2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决定以市政府办文件形式印发。
四、工作目标
以“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全域感知、全网共享、全时响应、全程可控”为目标,开展公共安全视频资源建设,加强视频资源分级分类治理,促进视频资源共享及融合应用。到2024年,我市视频覆盖率达到100个/平方千米,智能化视频摄像头约占50%,视频分析与图像识别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逐步形成公共视频资源建设、治理、共享和应用的完善体系。
五、主要内容
(一)编制数字芜湖全域感知体系规划。分解应用场景、明确采集部位,以细化场景的方式完善前端点位布建规则,优化点位设置、建设次序,充分整合利用已有杆件和摄像机,着力提升智能前端采集设备的比例,深化各类智慧应用场景建设,提升智慧应用场景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满足不同部门、层级、场景、业务需求,建成全覆盖、多维度、立体化的“空天地人车”智能公共视频资源感知体系。
(二)统建芜湖市公共视频资源总平台。包含视频共享平台、视频数据治理平台、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安全监测平台。实现全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的标准化接入、分级分类管理、授权使用和转发共享,进一步强化前端运维管理,提高视频图像数据质量,深化应用场景智能化支撑能力,保障视频图像信息资源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发挥效能。
(三)制定一套标准。通过采取工作专班+专家团队+头部企业的模式,制定出台《平台整合建设标准》《网络建设标准》《安全建设标准》等标准。从技术架构上统一全市视频监控的平台、网络和安全体系,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统一控制,结合城市大脑建设对公共视频资源的平台、算力进行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最大化发挥集约效能。
(四)实施三年滚动计划项目。按照“统一整体规划、统一建设运维、统一平台共享、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的原则,围绕“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的目标要求,以建设“城市大脑”为导向,重点围绕“建设、治理、共享、应用”四个方面同步开展专项行动项目建设。对标杭州市先进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在现有基础上,围绕平安城市、文明创建等若干应用场景,加快谋划编制一批公共视频监控建设项目。
六、创新举措
一是运用统筹思维开展工作争取最大化综合效益。坚持统一整体规划、统一建设运维、统一平台共享、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监督管理的工作原则,兼顾各方面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资源,通盘谋划公共视频建设工作推进。
二是建立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对公共视频建设工作体系的顶层规划、标准制定、项目建设、资金安排等事项进行明确分工,厘清各级、各部门权责与工作衔接,为公共视频建设工作提供政策与机制保障。
七、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级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公共视频资源进行统筹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公共视频资源顶层规划、建设标准制定、公共视频资源总平台建设和基础算力中心建设,严控全市视频类项目建设。其它成员单位负责各自领域的公共视频摸排、整治、联网、共享等工作。
二是创新项目建设模式。参照先进地市建设模式,前端感知设备补点升级采取“市级为主、县区为辅”的专项行动项目投资建设模式,向运营商购买服务方式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科学布建具备全景、广角等功能的摄像机;后端总平台依托现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实施升级改造,AI算力平台市级统筹建设管理。按照数字芜湖相关发展规划,充分依托“中国视谷”相关企业优秀技术能力,进一步加快我市公共视频建设速度,减少视频监控设备迭代更新投资,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视频建设新模式。
八、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应用管理科
解读人:王韬
政策咨询电话:0553-3114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