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南陵:三举措持续打造精品城市公园

发布时间:2023-10-26 15:01信息来源: 南陵县城市管理局阅读次数:编辑:南陵县城市管理局 字体:【  


“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文学家李格非一语言明了园林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座城市的兴盛、文明、品位与园林建设水平息息相关。小公园彰显大民生,近年来,南陵县城市管理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结合老城更新、环境综合整治,利用拆迁腾退地、闲置地,新建、改建老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6座,新增公园绿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为市民打造“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转角遇见美”的生活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成效显著。

一是注重“人性化”要求,构建“园林+”风格。口袋公园是城市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南陵县市政所深入贯彻总书记“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的指示精神,突出“微更新”理念,大力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构建“园林+”风格,使居民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赏景”的便利。

二是突出“微更新”理念,厚植“文化+”内涵。南陵县城市管理局在开展口袋公园建设时,注重挖掘青铜文化、三国文化、唐诗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南陵文化元素,厚植“文化+”内涵,增强城市意象,努力重塑南陵“历史文化强县”独特的文化品位。如在滨河公园设置历史文化柱,立柱上形象逼真的浮雕无声地向游客讲述美丽的“南陵十大传说”。在南陵广场公园设置文化墙,墙上雕刻南陵历史上相关或本土名士,12 根浮雕柱记载着古铜矿遗址等内容,彰显了南陵厚重的文化底蕴。南陵县城管局还通过在街头文化设施、主题公园、街头游园配置雕塑、小品和文化长廊,展现历史画卷,抒发时代感怀。如在麒麟路入口处口袋公园设置铜质“神牛”雕塑,市桥河旁、城北遗址公园等多处增设青铜小品雕塑,寓意南陵源远流长的青铜文化、农耕文化。

三是推进“高标准”建设,探索“公园+”组合。在口袋公园建设中推进“高标准”建设,突出因地制宜,打造特有生态风貌,城市园林绿化也由大规模城市增绿,进入品质提升和多元增绿并重的新发展阶段。在原建造漳河公园、滨河公园、后港河秋浦公园基础上,提升改造市桥河景观带,疏通了市桥河旁城北遗址公园、春谷公园水系。贯通滨河公园DF区绿色廊道(滨河公园E区)。新建古亭村(河)湿地公园、后港河湿地公园、玉带公园(市桥河旁)等口袋公园,努力为绿色生态水系廊道网络点珠串玉。南陵市政所在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中,还探索“公园+”组合,注重融合多种服务功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如增设公园街头图书阅览室,扩建和增设滨河公园阅览室、市桥河公园图书屋和街头2处人民驿站阅览室,满足游人休闲游览需要,营造现代文化教育氛围,呈现与时俱进的城市变迁。

下一步,南陵县城市管理局将持续加强口袋公园的建设规模,扩大建筑面积,科学修编建设规划,通过立足局部景观异质化、绿地廊道连通化、整体景观生态化,遵循以人为本及“点、线、面相结合”原则,积极融合城区水系纵横自然环境,形成以漳河水系为依托、以城市道路绿化为纽带、以主城区籍山镇为中心,以城市公园为主体、以口袋公园、街头绿地为补充的立体式景观生态格局,打造“一环三廊八带多点”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持续提升城市品位,提高辖区居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