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经济开发区未来三到五年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2016-05-31 10:52信息来源: 安徽南陵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阅读次数: 字体:【  

南陵经济开发区未来三到五年发展思路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谋划,未来三到五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常态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常态,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影响,适应新常态,科学谋划符合发展实际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思路对策。随着我县铜南宣高速、合福高铁即将建成,我县也将迎来高铁、高速时代,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必须紧抓外向交通瓶颈破解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未来三到五年,开发区上下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决策部署,按照建成“新兴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创新发展引领区”的目标要求,谋划产业布局,聚焦招商主业,狠抓项目建设,优化服务水平,全力加快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步伐。

一、当前开发区发展基本形势

开发区自2000年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建设发展,目前已开发面积约13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努力,开发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全市乃至全省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重点骨干企业,园区发展定位更加明晰、优势产业更加突出、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但是,开发区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转型升级步伐不快、要素制约明显、重大项目少、发展环境不优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开发区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这也是今后三到五年我们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围绕这些问题,开发区要以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产业为核心,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及功能配套,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与效益,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二、未来三到五年开发区发展思路建议

(一)谋划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我县优势和特色,依托龙头企业、科创企业,引导企业创新工艺、设计和装备水平,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积极谋划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创新项目,争取列入省级以上目录,如新能源应用、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等;要通过政策创新和平台载体建设,吸引集聚一批高层次创新领军人物和高技能人才,强化对创新驱动的支撑,同时,要通过加强科技金融体系、成果转化机制、公共服务平台、创新联盟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等,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二)全力以赴发展好核心产业。围绕主导产业,聚焦首位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强对主导产业企业支持力度的同时,要把政策用在刀刃上,要对现有产业进行梳理,在行业上更加聚焦,在行业产业链上也应有所侧重,尽快培育形成有特色、有亮点和规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好中联重机、宝骐新能源汽车、顺荣汽车部件、金牛电气、大创专用车等核心装备制造产业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园、来邦电子等核心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围绕核心产业引进一批核心配套项目,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集聚效应。

(三)进一步完善三产配套服务功能。随着高速、高铁的相继建成,逐步考虑开发区内商业配套布局。一是要积极引入会计、审计、信息咨询等专业中介机构,完善开发区商务信息、商业服务等产业配套服务;二是要从更好服务工业转型升级的角度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通过积极引进和加强推进园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分离工作,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重点要发展贸易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等;三是按照现有的开发区产业新城规划,依托开发区蓝领公寓、标准化厂房的投入运营,逐步加强园区内商住、安置房、医疗服务机构、学校、幼儿园、大型城市综合体、休闲度假中心以及综合物流园区等一系列综合配套功能建设,谋划好开发区产业新城下一步的建设发展工作。

(四)整合土地资源,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随着国家土地政策趋紧,开发区缺少土地指标,扩张难度大。面对土地资源匮乏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一方面,以建设集约型、高效型、生态型园区为目标,做好项目监管、清理,节约集约使用土地资源。根据国家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和开发区的实际,严格监控投资规模、建设密度、容积率等建筑指标,以建设多层厂房为主,提高单位土地承载能力。同时,利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依法对闲置、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项目进行清理,对签约后迟迟不动工、占而不用、多占少用、投产不达产、经济效益严重低下的项目实施腾笼换鸟和置换,充分发挥存量资产效益和提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于不再单独供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及其他配套类项目,根据现有的开发区产业整体布局规划,鼓励入驻标准化厂房或其它腾笼换鸟地块。

(五)进一步完善开发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开发区服务职能,并结合将要设立的企业服务中心,依托综合办公楼启用,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企业服务队伍,对现有项目按照产业分类做好对接、联系、帮扶与服务工作,实现园区企业设立、建设、发展各个环节的一站式服务,确保真正做到“区内事,楼内办”。另外,着力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推进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等工作,简化企业经营的注册、年审、投资、基建、认证、缴税、环保等领域的办事流程,提升开发区企业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