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开发区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计划
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南陵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20年7月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开发区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工作完成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新增8户,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88亿元,同比增长8.8%,规上工业增加值4.15亿元,同比增长15.4%。预计1-6月份,规上工业产值25.4亿元,增长9.8%,规上工业增加值5.05亿元,增长17.1%
2.固定资产投资:1-5月,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7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2亿元,同比增长13.47%。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完成固投17.7亿元,同比增长3.24%。预计1-6月,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07亿元,增长11.69%。
3.重点服务业、限上商贸业:1-5月,实现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3357.1万元,同比下降2.8%,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5726.1万元,同比增长12.3%,预计1-6月份,实现重点服务业营业收入3812万元,同比下降16.5%,实现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6863万元,同比增长13.5%。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开发区继续锚定首位产业不动摇,狠抓招商选资,突出项目建设,做实做细企业服务,凝心聚力做强做优产业。截至目前,开发区共签约项目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2亿元以上项目1个。
一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推进。组建6支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指导小组,实行全覆盖包保服务。围绕“一案两书三表四到位”制定工业企业复工标准,与园区企业点对点沟通,协助企业制定方案,筹备物资,实现园区重点企业100%复工复产。加强复工企业日常督导,持续做好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境外来陵人员等跟踪服务,及时开展健康检测和信息反馈,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是首位产业加速集聚。高位推进全国标杆性智慧物流装备产业园、全国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建设,中通快递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建成投产,中科微至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完成建设量90%,韵达综合产业园项目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兴能自动化、亨运智能等一批关联项目基本建成,艾艾精工、品智自动化、实贝二期等一批优质项目加快建设,中科院微电子所快递物流智能装备机械创新设计研究院加速建设。
三是战新和传统产业提速发展。继续围绕电子信息及智能终端、服装、食品深加工等产业,引导企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推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来邦科技、雅葆轩等一批本土企业创新发展,舜富压铸5G智能通讯项目与中兴、华为达成合作,顺荣部件新型油电混合共挤塑料燃油箱项目稳步投产,总投资2亿元的粮油食品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众悦门窗、格楠机械等8个项目实现新开工。
四是园区承载能力逐步提升。继续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安徽南陵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30)》报批和开发区环评报批。健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鑫丰矿物二期,焊达威地块场地平整已完工,D-3、D-4地块场地平整基本完成,澄河路道排工程一标段开工建设,支纬二路、燕山路及中小企业园区间道路道排工程二标段即将招标。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11人制标准足球场项目已在设计,蓝领公寓改造提升已启动,商业综合体、人才公寓项目,准备引进社会资本建设。
五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紧扣“三重一创”等政策红利,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等活动,积极推动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企业发展“妈妈式”服务细致入微。今年1-5月份,累计走访调研企业活动200余次,举办30人以上政策宣讲会1次,收办企业问题29个。健全完善工业企业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提升企业线上服务水平。
六是综治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销号7个,剩余1条正在销号中。扎实开展“散乱污”专项整治,推动园区企业环保“一企一档”逐步完善。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建成园区污染源中控系统,实现园区环境质量实时监测。持续加大文明创建力度,推动园区垃圾分类入园进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项整治,园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高度重视信访初访,一批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1-6月份,累计协调涉企信访案件33起。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部署,按照此次会议要求,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突出环境优化,突出项目建设,突出产业培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创优营商环境。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一企一组一策”帮扶服务,认真梳理和解决企业困难和问题,鼓励与帮助企业抢抓政策机遇,坚定发展信心。
二是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规划落实、项目落地、基金落户、基地落成”,大力推动龙头企业、战新企业和支撑项目落地,确保年度招商引资项目任务顺利完成。
三是加速推进重点项目。继续盘活存量工业资产,下决心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节约要素资源,拓展未来发展空间。重点突出项目攻坚,进一步加大园区产业项目推进力度,确保重点产业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积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