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经济开发区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工作计划
南陵经济开发区2023年工作总结暨2024年
工作计划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24年1月)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南陵经济开发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和2024年发展目标汇报如下:
一、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经济运行稳步提升。2023年,共新增16户规上工业企业,区内141户在库规上企业1-11月累计完成产值96.63亿元,同比增长13.2%;预计2023全年规上工业产值达106亿元,同比增长15.2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在库项目99个。限上商贸业企业共27户,全年预计实现零售额19158万元。扎实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累计普查1301户法人单位,310户个体户。
(二)项目服务优质开展。出台《南陵经济开发区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服务实施细则》,全力保障项目加快建设、竣工投产。2023年签约落户开发区项目43个,总投资187.03亿元,已投产项目17个、在建项目8个,项目落地率58.1%。截至目前,共有在建设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167.25亿元,永杰二期、同日智能、华意包装等项目即将竣工,动亦科技、好得利科技、科美特建材等代建项目加快推进。通过“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为鑫国电子、快杰智能等12个项目办理施工预审手续,助力企业提前进场施工。简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办理,完成联合验收单体工程项目17个,实现验收即拿证。积极落实县政府打造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工作要求,成功引入蚂蚁优品、弘涛生物、麦腾科创产业园等项目,目前9.3万平方米标准化框架厂房使用面积约7.3万平方米,使用率约78.5%。
(三)配套设施持续完善。一是重点项目持续推进。为企服务新地标的企业创智中心项目主体已验收;标准化厂房全面提升,对原有10幢厂房进行改造升级外,新建11-13#厂房已竣工;占地314亩、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的高标准化厂房已进场施工。2.基础设施稳步提升。开发区10KV洪开121线路工程项目已完成,为重点企业中科微至二期投产供电;南沈一、南沈二10KV线路57家企业T接点设备更换正在逐步实施,建成后将解决二期企业用电不稳定问题;永杰铜业二期35KV外线工程即将完工,建成后将为重点企业永杰铜业投产供电。开发区雨污水管道修复工程目前已完成约50%工程量,建成后将保障开发区一期、二期及三号地排水通畅;食品工业园及家发镇工业集中区排水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保障开发区食品工业园排水通畅。同时,龙池路、花山路路面改造及绿化提升工程年底前竣工。
(四)深化改革助力发展。实施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改革试点,出台《南陵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改革试点方案》,从社会事务剥离、管委会职能定位、公司运营内容等6个方面开展改革,增强开发区体制机制活力。统筹开发区一区三园管理,出台《南陵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成立3个产业园事业部,明确统筹产业定位、招商政策等4个方面的内容。深化为企服务,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审批流程的通知》,三部门并联同步审批,资料齐全可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出台《南陵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合同履约监管实施细则》,统一了兑现标准和尺度,明确了监管流程。
二、存在问题
(一)整体发展层次教弱。园区内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业产业企业中,除中科微至等龙头企业外,普遍规模偏小,整体实力偏弱,新引进大项目较少,在建项目离建成投产尚有距离,尚未形成规模。
(二)存量资产盘活较慢。一期内部分倒闭企业,现存量资产质量不高,难以一时盘活。且存量资产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年代久远,处置时牵涉较多。法拍过程中处置的方式有限,依法强制清理退出的难度较大。部分存量资产拍卖收益资不抵债,法拍的主体积极性不高。
(三)资源保障压力大。开发区公共配套设施不完善,在用水、用电、用气方面存在不少短板,特别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已满负荷运行,难以满足区内污水处理需求。同时,土地要素紧张,亟需盘活更多存量资产。
三、2024年工作打算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三全意识”,狠抓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不动摇,进一步优化项目招引服务流程,坚决扛起经济主战场的职责和使命,发挥出经济主引擎应有的作用,全面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一)加速“管委会+公司”改革。以“管委会+公司”改革为契机,全面完成现有人员员额双选,配齐配强干部队伍,及时开展绩效考核,激发人员活力。剥离部分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独立运营开发区建投公司,全面承接管委会市场化职能,推进形成“政企”共治新局面。统筹“一区三园”管理,做强做优许镇产业园、弋江产业园。
(二)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围绕产值增长、亿元以上项目落地、规上企业增加的目标推动工作。坚持“项目为王”,发挥好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抓好全要素保障、全链条跟进、全方位服务、全流程提速,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推进中科微至二期、永杰二期、同日智能、华意包装等项目达产达效,加快推进动亦科技、好得利科技、科美特、博力顺等项目建设。全面开展经济普查,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强化项目服务优化环境。牢固树立“五无”理念,开展“纾企困、惠民生”遍访活动,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落实项目联系推进制度、项目走访调度制度、项目服务联席会商制度等举措,提供接洽签约入驻、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政策兑现各阶段“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服务,实现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定期走访、联系企业,及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
(四)完善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全面推进开发区一期低效用地盘活,推进“工业上楼”,为未来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完善综合路网建设,实施大工山路、太白大道、花山路道路综合提升工程。加强用电保障,完成110KV工山变项目建设,完成企业创智中心项目涉及35kV盛业322线35kV盛工315线迁工程、来邦广场杆线下地工程、永杰铜业10KV保安电源外线工程。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完成开发区雨污水管道修复工程、家发镇工业集中区排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