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
2021年,县政府共收到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159件。为高质量完成提案办理工作,县政府办及时对主协办单位、牵头县领导进行了分解,并多次征求各相关单位的意见。经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通过后,立即对今年的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交办,明确办理要求和时限。截至目前,所有提案均在县政协提案管理系统答复完毕,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提案办理任务。现将部分提案具体办理情况通报如下:
一、关于重点提案办理情况
程亚平委员提出的《关于培育发展培训(会务)经济的建议》(第1008号)
目前发展总体情况:培育发展培训(会务)经济是以通过举办培训、教育、会务等系列活动,形成信息流、资金流、人流,有效拉动我县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提升我县经济水平和我县品牌形象的新经济形式。目前,我县正在逐步有序推进全县会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和扩大文旅消费。
(一)招引承办会务服务系列项目。大力引进大型会务酒店项目,南陵金九君澜酒店于2009年10月招商入驻南陵,总投资7.2亿元,于 2020年10月30日试运营,目前是我县体量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酒店。后期继续以“双招双引”作为推动会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利用好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和人力资本(职业教育)产业链招商重点,收集招商项目线索,精准招引一系列会务承办机构(平台)、培训经济专业团队等,通过承办机构向外对接,找市场、找资源、找平台,将培训安排引入我县,提高我县会务接待服务能力。
(二)提高会务接待能力水平。全县现有3家大型会务酒店(金九、龙云新世纪、鲁班国际),均已开放住宿、餐饮、会议、自助餐等项目。现有客房292间,大小会议室16间,最大会客厅(金九厅)可容纳350人课堂式会议或500人剧院式会议,同时具备接待620人自助餐、64间豪华包厢及280桌宴席餐饮服务能力,为发展会务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积极承接大型会务活动。金九君澜酒店现已成功承接第六次青浦圆桌会议、新基建新快递新南陵暨区块链联盟成立大会、2021年全市税务系统财务工作会议、南陵县2018-2019年度企业联合会表彰会等;此外,鲁班国际、龙云新世纪也成功承办2021年芜湖市森林防火培训会、农冠水稻除草新科技科技观摩会等大型会务接待,得到业界一致好评。
(四)拥有专业师资团队力量。近年来,中共县委党校大力开展县域经济、理论动态、干部队伍等特色培训,创新优化培训内容、方法和管理,培训中“突出重点、分类培训、注重实效”,同时对专业讲师经常性进行系统知识培训,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水平,打造出一支本领过硬、素质过高的宣传师资队伍,为发展县域会务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一是对培育发展会务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未充分认识到发展会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二是缺乏地方特色和主打优势,会务接待体系有待完善;三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下步工作打算:我县正处于发展培训(会务)经济的起步阶段,真正培育发展起来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针对如何引导发展会务经济,我们后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落实:
(一)强推培训精品课程,打造南陵地方名片。一是打造不同类型、主题且符合我县地域特色的专业课程,例如“特色农产品、全域旅游、农村电商、快递智能装备”等特色课,满足不同培训对象需求,让培训对象学有所成、学有所获;二是打造“特色课程+实践基地+拓展训练+研学体验”等培训体系,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让外来人员“留下来”“住下来”,利用“会务+旅游”消费热点,在领略地方魅力的同时,拉动本土商贸、旅游消费经济。
(二)乡村旅游错位发展,凸显不同区域特色。结合会务培训内容,推出一批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一批精品旅游路线,举办一批旅游节会,推介一批特色景观带、美丽乡村带。不同乡镇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推出形式多样的特色区,例如家发镇“红色文化+生态康养”,烟墩镇“霭里生态景区”、许镇镇“大浦乡村体验”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体现我县地方旅游多样化、个性化。
(三)完善配套服务,强推介、促发展。一是由县文旅体局牵头编制我县自然历史人文及旅游宣传指引手册,浓缩我县人文、历史及自然生态景观,打造以农业观光、历史人文红色游、果蔬采摘、乡间美食、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游。二是征集并确定南陵地方宣传语(宣传短信),由中国移动(或电信)南陵分公司做好信号传输服务工作,使一进入南陵境内的人员能够接收到具有南陵特色的宣传短信提示。三是由商务主管部门引导各接待酒店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软硬件条件,让外来人员入住舒心、培训开心。四是各属地政府要继续引导特色景区(点)提供多元化的体验式和户外拓展项目,为外来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准确的功能定位,结合会务、旅游消费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培训(会务)活动,形成培训、购物、旅游、休闲消费等叠加效应,带动我县旅游消费,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关于其他提案办理情况
周云兰委员提出的《创新农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第1015号)
近年来,我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县现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总数80多家,从业人员达5800多人,带动周边农户1.15万户。一季度,全县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96.32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6.75亿元。为推动我县农旅融合发展,结合全县实际情况和议案所提内容,制定了具体的办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工作举措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建立县镇两级联动的农旅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机制。县文旅体局和县农业农村局作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牵头责任单位,将积极谋划作为,做好主职主业;各镇作为实施主体,将农旅融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统筹推进。
(二)强化政策扶持。出台《南陵县促进旅游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政办〔2021年〕5号)和《关于促进南陵县旅游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政办〔2021年〕5号)两项政策文件,加大资金、税费、土地、人才支持和项目整合集聚力度,优先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与共享第三方资源,联合县邮政公司搭建邮选惠农“邮你行”乡村游平台,目前邮选惠农“邮你行”霭里分馆已建设完成,2个乡村旅游聚集区许镇镇、何湾镇“乡村客厅”均已设置邮政无实物农产品展销区。推动全县各星级饭店建立南陵农特产展销点,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各旅游企业开发联票或一卡通等经营模式,强化重点景区景点和星级饭店、精品民宿、农家乐的协作运营。
(三)加深产业融合。培育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农事体验活动、田园艺术景观、研学基地、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农业农村功能价值。霭里生态休闲旅游园区入选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递补名单,霭里小格口休闲观光园、南陵鹫峰山庄、南陵县凌中农家乐休闲山庄3家企业入选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支持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认证,为游客提供更多优质的农事体验、亲子采摘、休闲度假等服务和产品。大浦“我家农场”、泓源蓝莓、果真甜果园、百果园家庭农场、龙潭果缘家庭农场等农旅体验项目融合发展,实现“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四)完善基础设施。积极统筹争取整合使用各类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霭里村岑山、板石岭、大工山、龙山村登山游步道建成,全长5.2公里的霭里新四军霭里景区新四军小道正在加快建设,乡村旅游景点内部交通微循环进一步畅通。完成全域旅游标识标牌工程建设,主要出入口及交通干线新立旅游标识牌84块,全县20个主要乡镇公交站台安装《南陵全域旅游全景图》。全县共建设完成旅游厕所133座,实现A级以上旅游景区、重要乡村旅游点旅游厕所全覆盖。积极推进乡约南陵县旅游风景道千山湖旅游驿站项目建设工作,已列入2021年政府性投资储备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南陵县旅游手绘地图绘制和电子导览平台开发工作,未来将实现导游、导航、导览、导购“一体化”智慧旅游服务。
(五)提升服务品质。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全域旅游“四级联建”评定工作,通过品牌创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服务品质,树立“乡村形象”,目前已建成雨田润生态酒店、悠谷森林山庄等7个首批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聚力实施乡村旅游服务品质标准化工程,分类型、分层次地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开展系统培训,2021年计划通过乡村企业家培训班和旅游服务技能提升培训班培训200人次,努力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懂经营、会管理、能创业、善服务的优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领军人才队伍。
下一步,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加大农旅政策扶持和产业资源共享力度,强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旅融合协调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聚焦“见面率”和“满意率”,持续加大沟通回访、督查通报、严格考核等措施,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使委员提案在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