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政策解读】我省开展为期三年专项行动向不合理检查用药治疗“亮剑”

发布时间:2023-05-30 17:30信息来源: 芜湖市医疗保障局南陵县分局阅读次数: 字体:【  

近日,省卫健委印发了《促进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行动方案》,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规范诊疗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专项行动方案明确,自2023年第二季度至2025年底,安徽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含社会办医疗机构、体检机构、急救中心等)及其工作人员将通过强化监督、严格规范,让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得到全面落实,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行风建设不断深化,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群众看病就医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在医疗机构层面,各市及省直管县卫健委、省属各医疗机构将重点治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三方面可能存在的15类问题。其中,合理检查主要围绕是否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开展检验检查项目是否存在加重患者负担的“ 菜单式 ”捆绑收费等情形;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是否达到要求等。合理用药包括是否存在公立医疗机构以任何形式开设营利性药店;是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按照相关规定加强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重点监控目录内药品、静脉输液、中药注射液、 辅助用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临床应用管理等。合理治疗则围绕是否由医疗机构集中统一采购药品、器械、物资,是否存在科室自采自用;是否存在以试用、投放等名义接受使用厂商提供的仪器、设备捆绑销售药品、 耗材等情形;是否存在以单纯增加医疗机构收入为目的的过度检查和治疗等。

  工作人员层面,将重点治理是否存在基于合作项目谋取私利;是否存在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虛假就医、购药、提供虛假证明材料 、串通他人虛开费用单据等手段骗取 、套取医疗保障基金情形;是否存在利用执业之便开单提成(含互联网;是否存在非诊疗需要的重复检查检验、是否有超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地点执业等15项情形。

  此次专项行动把医疗机构的检验检查收入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医疗投诉(纠纷)发生率等11项内容列为重点监测指标,通过医疗机构常态化自查自纠、省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定期分级检查和每季度一次“三合理”重点指标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检查。建立“书面交办、立账督办、对账销号、结果通报”闭环管理机制和责任链条,对查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依据相关条例进行严格处置。

  方案要求,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通过专项行动,纠治医疗服务过程中检查、用药、治疗等方面不合理、不规范问题,健全完善具有长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的工作机制,推动安徽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查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将依法依规严格处置,并与医院评审评价、医疗机构校验、评先评优、项目支持等挂钩。对查实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工作人员,依据《医师法》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单位管理制度,依法依规严格处置,并与个人晋职晋级、绩效考评、评先评优等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