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门诊纳入报销政策建议答复的函
方树武代表:
您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4月份提出的关于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门诊纳入报销政策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更能发挥中医药简便高效的优势。省市医保部门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安徽省医疗保障局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医疗服务价格项日录(2022版)的通知》(皖医保发〔2022〕5号),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包涵包括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肛肠、中医特殊疗法、中医综合类 8 个亚类均在医保诊疗目录内,纳入医保报销。在中药饮片先期纳入医保范围的基础上,于2020年将中药配方颗粒、2023年将医疗机构制剂逐步纳入我省医保支付范围。
市、县医保部门全面推进中医药服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一是创新实施中医药服务“同病同效同价”。在DIP支付方式改革中,按照“同病同效同价”原则,对中医治疗为主的医疗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中医专科,根据同级其他医疗机构同病组支付标准调整增加点数;将适宜中医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等10多个病种,调整进入基本医疗保险基层病种,提升DIP医保结算水平,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
二是创新中医优势病种在基层开展“日间病床”付费。南陵县按照“中医优势突出,临床路径明确,诊疗方案成熟,治疗费用稳定,治疗风险可控”的思路,于2020年先行申请省级试点,将腰痛病等11个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的中医病种纳入“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不设起付线,职工按实际医疗费的20%支付,城乡居民按25%支付,支持中医适宜技术应用。
三是试行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根据宣城市郞溪县、黄山市祁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革探索总结经验情况看,祁门县在骨折方面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骨折病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医“简便验廉”优势,实现“患者少花钱、医院增收入、医保减支出、中医特色得体现”多方共赢效果。根据前期两地的经验,安徽省将于2024年7月起,将锁骨骨折等6个适宜中医治疗的病种,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并在全省推广,芜湖市拟扩大至8个病种,拟参照对应DIP病组分值60%核定付费标准支付,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
省市医保部门将根据各项改革试点情况,在保障基金安全以及参保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保基金多方共赢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医支付方式改革,助力中医药事业更好地传承创新发展。
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