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南陵县科学技术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11-04 15:02信息来源: 南陵县科技局阅读次数: 字体:【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科技局积极作为,努力做好科技促进、普及与南陵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2019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与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邮政业发展中心

在国家邮政局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南陵县邮政业发展中心咬定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谋发展,南陵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签约落户快递物流装备制造及关联企业20家,签约投资额近30亿元,上述落户企业建成投产后有望实现年产值50亿元。当前重点在谈的重大项目10余个,预计总投资额达40亿元,包申通制造、灰度环保、极客科技、迦南科技、飞驰挂车、升跃传动等。 2018年以来,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已上升为我县首位产业,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在100亿元的目标,成为助推新兴产业腾飞工程的强大引擎。现汇报如下:

(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1、搭建平台,推动合作。积极筹备试验基地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及产品展示中心,搭建各类资源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本土企业与快递物流智能制造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成立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促进会员企业信息沟通、分工协作,达到合作共赢的目标。同时,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要素展示中心正在建设中。

2聚焦龙头,加快建设。与顺丰建立定期沟通会晤机制,充分利用其行业资源和信息优势,推动实质性的项目合作。5月10日,芜湖市委常委、南陵县委书记王丰,南陵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强健率南陵县相关部门和企业赴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拜访王卫总裁,就推进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南陵)项目合作等相关事宜与顺丰采购供应链中心、顺丰科技SPS、顺丰速运生产工程处、集团CEO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继续寻求与其它快递物流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谋划中通二期项目、韵达项目、申通祥龙项目的推进与深化,不断增强基地发展的带动力和集聚力。

3集中优势,争取支持。充分发挥试验基地紧密联系国家邮政局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势,组织基地企业参与快递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借助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对口指导平台,及时获取行业内相关信息资源,全面对外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中科微至和中科院微电子所快递物流装备技术创新设计研究院建设并运转,为基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争创全市创新平台。

4强化宣传,扩大影响。为持续扩大试验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20195月,我们参加2019年中国(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向与会嘉宾企业推介南陵;由王丰书记带队,到北京参加中国快递物流园区30人峰会,参与快递物流园区建设研讨,为试验基地进一步发展开拓思路;王莺歌局长带队到上海出席上海·青浦圆桌会议,参与快递物流产业发展研讨,并向与会嘉宾宣传推介南陵招商政策与环境。同时,我们会同县委宣传部与中安在线制定了基地宣传方案,为进一步提升南陵产业发展氛围努力。

(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原因

基地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存在有待加强的方面。快递物流装备制造业发展处于培育阶段、发展基础不牢,在全县经济占比仍然较小、规模依然有限;同质基地竞争严峻,广东、江苏、浙江等地都在着力发展现代快递物流装备制造产业,势必对南陵试验基地产业集聚带来影响,抢占先机、加快布局,已成当务之急;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要素制约发展不容忽视,配套的原材料供应、生产、服务、科技研发等环节相对缺乏;人才结构不平衡,现存在高、中端人才较少,低端人才数量较多的结构性失衡,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南陵县打造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制造示范基地规划2017-2025》,将远期目标与近期重点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资源和优势,首位打造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以十年及至二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主动积极、持之以恒地开展试验基地建设。

    1、坚持产业定位壮链条。一是发挥龙头企业的“虹吸”效应,通过加快中通项目建设,推动韵达、申通等大项目落户;二是在此基础上,加快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到南陵形成集聚,继续引进以艾艾精工等为代表的产业链优质配套协作企业入驻南陵试验基地。尽快补齐产业链短板,丰富试验基地产品门类,完善试验基地产业体系,延伸试验基地的产业链条。

    2、坚持多元化发展组建产业。一是谋划成立南陵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联合会,搭建企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加强本土企业与快递物流智能制造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本土企业转型升级,让本土企业尽快的融入试验基地发展中,从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二是积极推进与技术源头企业以及重点行业市场服务商的战略合作,创新合作方式,谋划建设中国快递物流智能装备展示中心和要素交易中心,组织行业发展峰会,联合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编制和发布中国智能快递技术装备发展指数和产业发展蓝皮书。三是整合域内电商、物流、快递现有资源,促进快递、电商、物流与域内现代农业、服装、食品等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试验基地的战略平台效用。

    3、坚持全面保障优化服务。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对接相关高职院校、技能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产业基地,推进县内职教学校、培训机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促进职教学校、培训机构与县内装备企业建立常态工作联系机制,培养出一批能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专业技能人才。

    4、坚持争取支持提升影响。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自建研发机构,争创省市重大研发平台,进一步扩大基地影响力和软实力;努力做好“三重一创”之重大工程创建工作,力争将试验基地上升为省、市重点产业试验区,以获得更高层次的政策支持,提升试验基地发展质量。

    二、科学普及股、科学促进股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做法

    1、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  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培育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存量”高企重新认定工作,今年到期需要重新认定的高企12家(2016年认定的高企,有效期3年),对于这类存量高企,我们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邀请专家辅导等方式,动员企业重新认定,目前上半年有10家已经提交高企材料。二是做好“增量”企业的新认定工作,去年底至今年初,我局会同经济开发区、税务局、财政局等部门,开展了2019年预申报高企的摸底调查,加大高企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对于企业在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研发管理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的企业,动员其积极申报,上半年已有7家新企业提交高企材料,今年上半年累计已有17家企业申报2019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全力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运行指标管理工作,今年1-5月,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的63企业累计实现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6.6%。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坚持以推动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线,着力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技术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等专项行动,为全面推进我县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支撑和动力。组织推荐了浙江大学陈国柱团队的“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电池储能系统产业化”项目和交通大学江秀臣团队的“配电站房状态智能感知系统”项目参加2019年市第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评审,专家组总体评价较好,项目有较强的先进性,技术较为成熟,建议载体单位加快推进。

  1. 积极争取资金,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科技方面政策,积极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把上级扶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传到园区、企业、企业家和技术骨干。一是向上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我县产业发展。今年,组织10家企业申报省市科技项目,其中金牛电器已获得省科技项目支持,立项资金50万元。二是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等文件精神,积极组织24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申报认定备案,已入库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

    4、围绕科技创新,努力营造创新氛围。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围绕“科技强国、科普惠民”为主题,组织全县二十多家单位参加中科大、哈工大科技术对接会,推动校企合作。推荐中联重机、宝骐等企业参加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成果展,中联重机的新型农机首次亮相成果展,受到与会领导、嘉宾的广泛关注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全面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重新认定的申报工作,力争完成市局下达的任务。同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工作。

    2、加强科技项目申报、实施和管理工作,力争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

    3、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研发有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集群,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

    4、搞好科技服务,加大与高校院所联系力度,积极组织校企对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进一步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天竞孵化器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6、进一步落实省市科技创新政策系列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和对企业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