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山镇仓溪村党委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社打开乡村振兴“致富金钥匙”

发布时间:2022-06-16 10:19信息来源: 南陵县籍山镇阅读次数:编辑:阮胜蓝 字体:【  

南陵县籍山镇仓溪村坚持党建引领,用党组织领办农业专业合作这把“金钥匙”,打开了集体和农民群众走向致富路的“致富锁”,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41万元,今年该村已确定为籍山镇党组织领办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试点村之一。


仓溪村以党组织领办为核心,以群众增收为重心,以共同富裕为中心,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增收,服务乡村振兴优势。该村党委以换届为契机,注重从退役军人、回乡大学毕业生、青年致富能人中培养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将村“两委”形象树立起来,将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将全村丰富的水资源整合起来。推行以“党支部+种养殖大户+企业+农户”的模式,统筹本村特色“稻+虾”的流通、销售,建立统购包销机制,做到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既让村民更多分享“稻虾”产业链增值收益,又推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示范带动,龙头引领。该村党委坚定“一村一品”发展理念,在芜湖市率先建成了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创立了“范家滩”“羽幸红”生态稻虾米品牌。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种养殖大户”模式,大力培育龙头大户,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让小户、散户敢养殖、能养殖、愿养殖。南陵县养马滩种养综合家庭农场在去年发展“稻+虾”混养300亩的基础上,今年达到410.7亩。南陵县范家滩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今年“稻+虾”混养达到了2848亩,江文中、查柏平等大户,今年“稻+虾”混养都超50亩。今年全村“稻+虾”混养面积近8000亩。

科技指导,服务上门。稻在水中长, 虾在稻下游。稻田为龙虾提供了天然饵料和栖息地,龙虾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其粪便和残饵又可为稻田增肥,二者互相成就,实现“共赢”。仓溪村党委、村委会积极争取县、镇农技服务中心人员,对“稻+虾”混养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技术明白纸,使农户学到一技之长;畅通农户与农技人员联系渠道,第一时间组织农技人员送技术上门,服务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技,坚定了村民发展“稻+虾”混养的信心,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拓展渠道,多方销售。村党委密切与销售经纪人联系,充分发挥经纪人信息灵、人脉广、渠道多等优势,帮助农户促销。仓溪村乡村振兴工作组借助“线上+线下”平台,通过帮扶单位、亲戚、朋友等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帮助农户促销小龙虾。农户自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销售自产的小龙虾。尽可能的让农户不仅养得好,而且卖得好、能增收。

籍山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束长宝表示,仓溪村将以试点为契机,着力谋划大力发展“稻+虾”能作,扩面提质,继续扩大“稻+虾”共生面积,加大稻虾养殖基地支持力度。利用电商中心,大力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深入特色养殖、种植产业,以农业合作社为载体,以龙虾基地为主体,努力打造仓溪特色农业旅游融合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