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山镇202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一)聚焦实体经济谋发展
1.紧盯目标抓进度。抓项目投资就是抓发展,2023年要紧盯储备项目,对有望签约的2亿元以上项目,镇主要负责同志推进调度。推行“一线工作法”,力促项目签约落地。重点在谈项目成立工作专班持续跟进。围绕产业发展定位,力争到2023年底,全镇至少引进3个2亿元及以上的项目。
2.聚焦项目抓重点。主动对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如友通、华崧)以及即将开工的项目(金牡蛎)上门服务,解决实际难题。督促企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确保打造一批标志性精品项目。安排统计部门与企业有效衔接,应统尽统,将工作成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数据指标,实现经济发展与工作成效双赢。
3.优化土地抓供应。把工作侧重点转移到土地活力释放上面来。除积极对接县自规部门,加大用地指标申报,盘活现有存量土地外,更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力争再取得100亩的用地指标,低效闲置土地再利用面积100亩。依据《籍山镇工业园运行管理办法》,严把项目准入关,优化土地供应,有效解决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底气。
4.强化要素抓保障。积极申报专项债,全力以赴争取资金支持,推动籍山镇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的实施,助力产业园区全方位提档开放。全力以赴创建省级电商示范强镇,包括阵地建设、人员配备、运行机制全部到位,充分发挥电商产业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催化作用,创成省级电商示范强镇。
5.眼后劲抓服务。主动提供从项目招引落地到竣工投产再到产能扩大全过程的“妈妈式服务”,在人才招引、金融需求、园区管理等方面提供最优质服务,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为籍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基代言。
(二)聚焦乡村振兴强活力
发挥村级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带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打造县级试点村2个(长乐村、新建村)。抓好问题整改,强化结对帮扶,做好项目谋划,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广“稻虾综合种养”“虾菌稻循环”等模式,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确保粮食安全。严格耕地农业用途管制、严厉打击破坏耕地行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监管责任,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推进“云菇小镇”建设,按计划完成千峰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菇小镇”食用菌教科研基地改造和南陵县籍山镇石铺村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下村,实现村均集体经济收入30-50万元村10个、50-100万元村9个、100万元以上村3个。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沿国省道干线继续打造一批亮点村庄,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
(三)聚焦城乡品质抓提档
结合拟出让地块和新开项目,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力争按时完成征收任务,确保拟出让地块净地交付、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按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年度任务及九连公租房清理、租金清欠收缴工作。完成逾期未安置(“难安置”问题)整改任务,重点督促陵阳学府、茶丰山庄等安置房建设、交付和分配工作;完成108套九连二期安置房建设工作。积极做好安置房清理工作,消化空置房源。完成2022年黄金村蒋塘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创城工作。拓展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纵深推进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做实“一社区一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切实加强小区管理,发挥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作用,提升居民小区管理水平,创建“无违建示范小区”。
(四)聚焦社会治理稳格局
实施社区治理现代化工程,整合党建、政法、综治、民政、信访、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资源,推进“多网合一”。把握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主动权,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工作,从源头上“控增量、减存量”。坚持未雨绸缪,完善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加强文物保护,全力攻坚千峰山古墓群问题整治工作,落实常态化巡查管理机制。创新互联网舆论引导方式,提升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能力。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加强籍山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发挥“籍先锋”调解工作室矛盾化解功能,营造良好法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