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山镇:“党建+”激发美丽乡村“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3-09-20 11:26信息来源: 南陵县籍山镇阅读次数:编辑:阮胜蓝 字体:【  

近年来,红杨镇充分发挥“党建+”模式,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凝聚各方力量,力促乡村“颜值”更高、“底色”更亮,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精神面貌“双提升”,让乡村“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

“党建+网格管理”,共谋和美发展。红杨镇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常态化重点工作紧盯不放,制定“时间表”,画好“作战图”,搭建“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组织体系,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包村领导入村指导,村党组织书记亲自抓,村干部和网格员齐上阵,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实行环境整治“销号清单”,镇有关部门组成督查组,通过现场检查、实地走访、明察暗访等形式深入监督,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限时整改,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党建+示范引领”,共建美丽乡村。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籍山镇党委以37个村(社区)党支部为基本单元,以“红色引擎”为驱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领头雁”效应,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对所辖乡村主干道等道路两侧环境卫生和村部周边、村内道路及群众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进行重点清理整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冲在前、作表率,使人居环境整治处处都有党旗飘扬,引导群众达成思想共识、行动共识,形成干部带头干、党员示范干、群众主动干的良好氛围,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党建+长效机制”,共固治理成效。红杨镇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基层治理的“第一抓手”,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全面推广“门前三包”及“美丽庭院”制度,形成制度约束,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好、管理好、巩固好。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卫生户”等评选,选树典型标杆,表彰一批“庭院美、室内齐、环境优”的家庭,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发挥出群众自治效能,以庭院“小美”促就乡村“大美”,不断提高农村宜居生活质量,巩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