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镇镇2022年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半年,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决策部署和省、市、县部署安排,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把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一)稳住经济,必须首先做好外防疫情输入。深刻认识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及时跟上全国重点区域防疫态势,提高应对各种输入风险的敏感度。
一要加强来返陵人员摸排管控。全面摸排省外来返陵人员,特别是上海、北京等涉疫重点地区,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及疫情发生地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人员,第一时间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核酸检测等相应管控措施。
二要落细落实重点场所防控举措。督促商超、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和棋牌室、麻将馆等经营主体,严格落实体温检测、规范佩戴口罩、查验安康码行程码和芜湖市核酸检测证、环境消毒、错峰限流等疫情防控措施。督促宾馆、酒店等住宿场所要做好入住人员两码留存和健康监测。
三要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继续开展常住人口每5天1次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尽早争取健康小屋和专职采样人员全覆盖。
(二)稳住经济,必须想方设法改善营商环境。牢固树立“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意识,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以高效率服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直达企业纾困解难。坚持无微不至、无时不在、无事不扰、无困不纾、无私奉献的“五无”服务理念,持续开展常态化包保联系企业,向企业宣传新发展理念,解读惠企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快速响应机制和联动机制,帮助对接资金、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解决生产经营实际困难问题,努力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分批分阶段启动工业区道路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做好供水、供电保障。开工建设沿许镇河河堤道路,扩大园区主干路网,打通园区道路循环,帮助企业压缩物流成本。
三要加快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针对县下放的77项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涉及部门要主动与县直相关部门对接,及时承接赋权事项,规范工作要求,确保相关权力事项承接到位,特别是涉企审批服务事项受理、审查、办结等各环节,要确保依法依规高效运行。
(三)稳住经济,必须下大力气推动项目落地达产。发展的根基在项目,突出“围绕项目转、盯着项目跑、聚焦项目干”,全方位构建项目服务体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要全面加强招商引资。按照“双招双引”工作要求,以引进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完善机加工、电机、辊筒等首位产业供应链配套,打造产业链闭环。坚持工业经济提标升级,紧扣环保、能耗、效益等关键指标,突出投资速度、科技含量、亩均税收等关键要素,严格论证产业契合度、技术先进性、财务可行性等先决条件,严把项目质量源头关,切实提高招商精准度和招商项目含金量、含技量。加快推进金鲁直线双层交叉带、合德电辊筒电机、宁波普利德轴承等在谈项目签约。
二要全力做好项目落地保障。围绕中邮科技、双威大昌二期、朗奥等重点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各项目地块征迁扫尾工作,确保按期交地。加快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五期、六期和许镇村、马元村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度,尽快发挥效益。继续加大闲置低效工业资产清理盘活力度,积极盘活金星木业、蓝翔电器、福通设备等闲置工业用地和厂房,督促昌祥制衣启动二期厂房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节地增效。稳步推进建鑫汽车等“僵尸企业”出清,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动企业破产重整。
三要加快促进项目达产。全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在建项目施工监管,指导督促项目单位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资料整理和依法统计等工作。项目建成后尽快完成竣工验收、工程决算、档案归档等工作;强化延伸服务,解决从竣工到正式投产过程中存在的其它问题,确保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四)只有稳住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抓好就业、养老等各项领域的民生事业,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好民生实事项目,努力让社会事业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镇群众。
一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帮扶力量稳定,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减。健全防返贫预警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做到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
二要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发展。持续提升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的精准度和时效性,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兜底网”。全面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水平。扎实开展低收入家庭调查,对低收入家庭开通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积极开展就业帮扶,统筹用好各类公益性岗位,妥善解决脱贫人口、检测对象、新增失地农民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
三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供水、道路、养老、美丽乡村、污水治理、安置房等各领域政府投资项目一头连着城镇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持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强有力的保障。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提升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的思想站位,积极主动作为,紧盯全年目标,倒排计划,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同时要眼光要上,紧盯国家和省、市、县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深入研究,把握关键,找准结合点,用活各项政策,积极谋划、储备、包装一批项目,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五)只有稳住经济,才能更好地防风险保安全。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信访案件化解行动,做好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要切实抓好粮食安全工作。坚持以“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为引领,聚焦乡村产业,突出抓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严格落实2022年“两强一增”48项工作任务,对照乡村振兴115工程,确保项目应报尽报,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咬紧土地整治目标不放松,尽全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占补平衡和三个批次增减挂项目,确保年度新增耕地不低于580亩,尽快启动第八批次增减挂试点项目。严格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快推进卫片图斑整改,各村要强化耕地保护巡查,严防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发生。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坚决扛起防汛抗旱工作政治责任,确保平安度汛。加快推进水系连通、高标准农业、沟渠清淤等工程项目,警惕旱涝急转,保障粮食稳产增收。
二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紧紧围绕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十五条硬措施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从现在开始到2022年底,开展一轮为期半年的全镇安全生产大检查,镇安委办要牵头抓总,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履职尽责,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织密织牢党政领导责任和村居、部门巡查监管责任体系,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排查和治理风险隐患,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尽力减少一般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