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3-09-10 16:56信息来源: 南陵县许镇镇阅读次数: 字体:【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及县委决策部署加快建设青山常在、碧水穿城、生态宜居的大美生态南陵现就今年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强化降碳管控,推动绿色低碳转化

(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稳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推动落后工业炉窑、锅炉淘汰。推动开发区探索开展低碳产业园区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禁止新建燃煤锅炉项目,天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内区域,原则上不再新增生物质锅炉;推动建成区在用生物质锅炉实施淘汰或超低排放,推动落实双碳总控要求。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单位GDP能耗降幅和碳排放降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市下达任务。牵头单位:县发改委,配合单位:县经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以下均需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不列出)

(二)启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立足南陵国土规划分区和用途管控要求,将双碳纳入三线一单分区管控体系,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持续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巩固去产能成果。依法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散乱污企业的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县经信局等)

(三)探索无废城乡建设

无废城乡建设、城市矿山资源挖掘为抓手,全面推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处置无害化精细化管理2023年,全县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回收率达到85%以上。牵头单位: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商局等)

二、强化减污治理,推动环境质量转化

(一)提升大气及声环境质量

深化扬尘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绿色工地和阳光施工创建,建筑工地扬尘防控6个百分百管理实现全覆盖。持续强化控烧禁燃,压实控烧禁燃网格化责任,建立健全高效的秸秆收集体系和专业化储运网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进小乔路餐饮油烟整治示范项目,提高餐饮油烟治理效果。积极推进许镇喷涂集中处理绿岛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有机废气综合治理,细颗粒物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完成省市目标考核任务并稳定在全市前列。科学划定并公布南陵县城区及乡镇驻地声功能区规划,按照省市部署科学设定自动监测站点,压实属地及职能部门职责,加快推动重点区域噪音扰民问题。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县公安局、县住建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

(二)改善水环境质量

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完善基层河长体系,探索实施镇级区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监管,严格监督和控制企业排污,实现废水少排放或零排放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进程,逐步整合小型、分散农村饮用水工程,确保饮用水安全。系统推进漳河流域生态修复,逐步改善断面水质。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县城管局等)

(三)保障土壤安全使用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众健康为核心,按照控源头、防新增、重监管、保安全的思路,加强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2023年,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县新建、技改、扩建矿山全部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等)

三、强化扩绿增容,推动生态产品转化

(一)持续开展扩绿行动

深入开展四旁四边四创百村千树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推动两带两廊区域空间治理,精心打造漳河景观带核心区、城南山地公园等城市公园,优化街头绿地、特色大道、城市绿雕建设,构筑城市绿色空间。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十四五期间,完成造林绿化面0.8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0.1万公顷,森林抚育0.5万公顷,封山育林0.23万公顷,2023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4.13%(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二)稳步推进生态增容修复

坚持生态优先,系统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加快实施南陵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南陵县两河一江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后港河湿地公园二期工程等生态治理修复项目,扎实开展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乐片区、丫山国家地质公园、奎湖省级湿地公园等保护工作,以绿盾动为抓手、做好遥感点位实地核查,督促违法违规问题整改。(责任单位:县水务局,配合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生态环境分局等)

(三)加快生态产业化增值

坚持把发挥生态优势、挖掘自身特质,在前期总结推广稻花轮作 稻鳄共生 两山银行 生态电商等两山转化示范样本基础上,重点围绕五链三区协同推进,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机制,加快打通两山的价值转化路径,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样板区。(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等)

四、强化绿色经济,推动发展质量转化

(一)提升工业领域的含绿率

坚持以一首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强绿色低碳和节能环保产业招商力度。加快工业领域的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综合利用的全流程绿色发展。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能耗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等)

(二)提升农业产业能级

加快一镇一业一院一头部一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南陵大米、食药用菌等多功能产业片区,积极创建生态品牌,不断提升农业绿色化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等) 

(三)增强文旅产业发展质量

结合南陵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加强大工山、千峰山、牯牛山等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乡约南陵·百村千舍旅游民宿品牌建设工程,打造霭里、板石岭等一批极具特色的皖南旅游民宿产品和民宿品牌,积极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责任单位:县文旅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商务局等)

五、强化示范创建,推动“两山”实践转化

(一)全面启动国家级示范创建

坚持以生产力提升自然力、以自然力反哺生产力的实践理念,高标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启动创建各项工作,细化创建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推动大美生态南陵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2023年,完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创建任务,力争2025年前完成国家级两山实践基地创建。(责任单位:县环委办,配合单位:县发改委、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等)

(二)强化政策机制保障

加大对绿色低碳投资项目财税政策支持,探索更加科学灵活的财税、绿色金融、技术等管理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绿色担保、绿色发展基金等形式,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产业。(责任单位:县财政局,配合单位:县税务局等)

(三)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倡导使用节能环保家电家居等产品、节约用水用电、分类投放垃圾、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引导绿色餐饮和光盘行动、拒绝露天烧烤、不燃放烟花爆竹。加快新能源公交汽车发展和推广,鼓励电动车、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责任单位:县环委办,配合单位: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发改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