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镇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3-12-29 17:07信息来源: 南陵县许镇镇阅读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许镇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较好完成全年阶段性任务荣获全一改两为先进集体、省级数字乡村建设优秀乡镇、省级卫生城镇、第四批全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南陵县优化营商环境先进集体、南陵县双招双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是坚持以稳应变,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前三季度,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纳统新开工项目6个、总投资1.4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16亿元、增加值1.28亿元,增加值增速12.6%,预计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亿元新增企业1家。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2.18亿元,同比增长17.3%新增限上商贸企业7家、大个体10第三季度经济运行考核位列全县第三。有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清查单位1723个体户9297家。

二是坚持以进固稳,发展动能持续壮大。产业重塑步伐加快聚焦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制定《许镇镇工业区产业重塑规划(2023-2025)》,配套出台《许镇辅园工业资产出租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今年以来,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6.21亩,处置闲置低效工业用地95.75成功争取许镇工业区标准化厂房和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专项债券资金2.36亿元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专项债券资金3.9亿元,许镇专项债争取额度占全县总量四分之一双招双引成效显著。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星大辉、百克轴承7个项目开工建设,七蒲汽车零部件一期思科瑞机械一期建成投产;推荐企业用工289人、招引大学生就业1165人、招引高端人才8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全镇粮食复种面积18.3万亩,总产量约11万吨,水稻产量占比88%,黄墓、丁塘、仙坊共1.4亩高标准农田开工建设。围绕“一镇一业”发展,引进皖新集团发展鳜鱼标准化生产,与上海微笑渔联合作开拓销售市场;通过政研企合作模式,制定渔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正在申报渔业综合产业基地专项债项目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商环境包保一企一组一策帮扶、联系人才等工作机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50件,化解历史遗留矛盾6在全县率先成立镇级商会,吸纳会员企业106家,政企联系的纽带更加紧密。

三是坚持以建促管,城乡品质持续提升。和美乡村建设有序推进。高标准建成高桥牌楼张和仙坊中心村美丽乡村,牌楼张中心村获评省级验收一等奖。文阁新宅梁、奎湖前后叶、黄塘戴村、黄墓俞村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已经市县级验收即将接受省级验收。结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完成G205风景廊道16个节点景观建设。池湖村获批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基础设施加速完善。许镇工业大道、许坝路全面动工,20237.98公里农村联网路工程、村道安防提升工程全面完工,纬五路、市兴路等8条集镇区路网工程开展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完成集镇区转供水加压泵站、池湖水厂改造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三期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农村供水综合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建成许镇集镇区、张桥小区、黄墓街道雨污水管网及处理设备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方村小区和华林夹河沿岸污水直排治理。土地整治项目加快推进。完成补充耕地项目4个,新增耕地135亩;完成2021年第七、第八批次增减挂钩项目,归还指标364.4

四是坚持以情惠民,民生事业持续推进。为民实事提质。镇村两级领办为民实事223件,已办结90%推动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实现“矛盾不上交、问题不上行”;承办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建议693件,突出快交、快办、快复,已解决或基本解决294件,占总承办量42.4%化巩固农村改厕成果排查整改问题952个,新建户厕425座。社会保障提效。城镇新增就业2045人,实施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47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续保32659人,人均缴费989.34元,增长8.9%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全面启动。通过“惠民直达”发放各类惠民补助7941.2万元,惠及群众20.8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7人次、6.85万元。识别新增监测户2157人,落实精准帮扶措施,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公共服务提优。扎实开展暖民心行动,新增老年助餐点3个、快乐健身点8个、心托幼点2个;组织优生检测352人、两癌筛查2511人,备案托育机构8家、托位数180个;华江敬老院公建民营项目开工建设,许镇卫生院住院大楼主体工程施工,蒲园二期安置房主体工程封顶,许镇第二幼儿园主体工程竣工;成功举办第二届端午民俗文化节乡村鱼趣接力赛夜经济、奎湖休闲垂钓大赛等多项文体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集体经济提速依托土地整治、资产盘活、项目扶持等多种渠道,截至10月底,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187.58万元

五是坚持以治护安,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安全屏障稳固筑牢。全面开展工贸企业、沿街门店、自建房、有限空间、合用场所、燃气、交通等行业领域安全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保持常态化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教、反诈、治安防控高压态势,“省级农村毒品问题突出村”文阁村成功摘帽。基层治理探索创新。严格落实初信初访不出镇街工作机制,学习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集来访受理、问题咨询、矛盾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为一体的“枫桥式综治中心,让群众诉求“最多跑一地”;班子成员开门接访137人次、带案下访36人次,有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落实全科网格化管理,三个社区划立11个网格,初步实现“上报、受理、处置、核查”闭环管理,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揪心事44件。综合执法成果显现。整合形成以执法大队为主体、职能部门和派驻机构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依托的执法体系按照统一平台、一体运转、分工协作原则,积极推行一个中心管指挥”“一支队伍管执法截至目前,全镇综合行政执法案件总数46件,其中行政处罚40行政强制6件,主要涉及违建、农业、环保、交通等领域。

六是坚持以学争效,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围绕“建设坚强的基层战斗堡垒、打造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标,抓好党建引领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制度等推动镇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步,组织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29次专题学习研讨6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组织集体学习研讨2次,列入“第一议题”学习8班子成员讲党课18次。作风能力改进提升。召开全镇性作风会议3次,在全镇上下持续推进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努力锻造一支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聚焦三训两改,组织217名村干部进行理论知识测试,推荐优秀干部参加青干班学习1赴浙江体悟实训”3赴深圳百日实训”1援疆1,安排28名村党组织书记轮流参加“名村实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今年以来,镇纪委处置问题线索54件,立案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9人,追缴违纪款24.6万元。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提醒谈话17人次,警示谈话3人次,进一步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省委巡视涉及我镇6个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建立县委巡察边巡边改问题清单13项,制定整改措施34条,建章立制2项。

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实现跨越赶超的目标任重道远一镇一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居环境整治效果不明显,乡村振兴质效还需进一步提高文化、养老、供水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有限的财力与快速增长的民生需求不匹配;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违占耕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时有发生;社会面风险稳控压力大,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高;少数干部担当尽责不够,缺乏较真碰硬、一抓到底的劲头。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4年度工作计划

121市委常委会到南陵现场办公市委、县委为许镇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我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更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于122日、4日两次召开镇党委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现场办公会会议精神和宁波书记、徐志市长讲话精神,以及县委主要领导在123日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就贯彻落实工作作了细化分解和分工部署。

我们将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南陵副中心的标准改造提升许镇集镇区,扩容做强许镇工业区,背靠南陵,面向芜湖,着力打造南陵的“岗集镇和双凤开发区”,建设承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许镇产业有基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是许镇的主导产业,产品涵盖新能源车身结构件、内外饰、车用新材料等,加工能力包括冲压焊接、钣金机加工、熔炼压铸、注塑吹塑、喷涂装配等,2022年以11%的土地、13%的企业、24%的用工,创造了54%的工业产值和36%的税收收入,2021-2022产值年均增速超过50%

二是许镇区位有优势。许镇是南陵、繁昌、湾沚和主城区四地的重要节点,是南陵向芜湖主城区靠拢的“桥头堡”,距离奇瑞新能源、奇瑞商用车城南生产基地35分钟车程,距离奇瑞汽车总部55分钟车程、江北智能网联工厂75分钟车程,G205弋江区段快速化改造完工后,车程又将缩短近15分钟,会形成零部件和主机厂一小时内配送圈。

三是许镇配套活力许镇是除南陵城区外常住人口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乡镇。随着水系连通、卫生院住院大楼、集镇区路网工程的加速推进,100亩人才公寓和配套文体活动中心的规划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将更加完备可以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可靠的人力要素支撑和完善的生活服务配套,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

面对美好的发展蓝图我们将持之以恒地把发展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奋战、不辱使命,持续争优、争先、争效,确保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在许镇落地见效

(一)力发展首位产业抢抓省市倾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历史机遇,秉持融入芜湖、围绕龙头、工业强镇、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奇瑞汽车上下游配套为核心,以金属结构件、塑料轻量化、精密元器件三大加工能力为方向,以新中塘新增建设用地为载体,推动奇瑞核心供应商落户许镇,着力打造许镇镇“奇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积极推进产业重塑行动启动12万㎡安置创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区“腾笼换鸟”,同步做好工业区调区和相关规划调整工作,进一步增强土地要素保障,拓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空间

(二)全面提质农业经济。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各类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积极推广良种良法,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切实深化政研企合作,合力推进鳙鱼良种繁育、品牌营销规模化养殖等,推动一镇一业发展走深做实。紧盯土地整治不放松,按时完成年度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好2022-1批和2023-1增减挂钩项目,全面梳理废弃水工建筑、空心村庄等存量建设用地,积极申报增减挂钩试点项目。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严防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发生,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三)全心创优营商环境。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串联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用地、规划、施工等审批服务流程,探索建立企业服务“一窗通办”“全程代办”工作机制。用好用足专项债券资金,加快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打通园区道路内循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秉持“企业‘烦心事’就是政府‘心头事’”的理念,落实常态化包保联系企业机制,积极为企解难题、办实事,努力把服务含金量转化为发展实物量

(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统筹抓好污水治理、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以和美乡村、宜居村庄建设为抓手,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全力保障水系连通、广缘大酒店、大碗花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提升城乡品质,加快完善集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产城人融合、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深化奎湖湿地公园管护,实施奎湖湿地生态修复三期项目加快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做好农村自来水厂回购后运营工作,着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高标准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乡村用地精细化管理,合理预留乡村发展用地,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五)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紧紧围绕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十五条硬措施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夯实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商户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消防、道路交通、有限空间作业、自建房、燃气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坚持食品安全源头防控,落实联系包保责任制。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线。完善应急预案,增强风险防范、应急救援、防灾救灾能力,减少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扎实推进平安建设。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持续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做实做细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积极申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服务体系建设,细化网格,精细保障。严格落实县委五强五访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信访矛盾排查化解。高度重视初信初访,严格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抓早抓小抓苗头,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严控信访增量。坚持立受立行、马上就办的原则,落实首接首办负责制和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大信访事项化解力度,确保信访形势平稳可控、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突出政治忠诚教育、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按照三训两改要求做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主修课程,分期分批组织学习培训,分类型抓好管理,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从严要求、从严管理党员干部,不断完善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规矩意识。创新村、社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使用方式,扩大选人视野,充实、壮大村、社区干部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活动。抓实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精心设计“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内容和方式,增强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针对性实效性。

下一步,我们将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项目引进、要素保障和企业服务上全面发力确保奇瑞核心供应商在许镇落地、扎根、开花、结果,在南陵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展现许镇担当、贡献许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