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规划】许镇镇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发布时间:2025-04-02 16:33信息来源: 南陵县许镇镇阅读次数: 字体:【  

主要预期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左右。重点服务业增长10%以上。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稳增长、提能级,迈出产业发展新步伐。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推进汽车强镇建设,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全力抓项目、增投资、促投产。

强化机制推项目。坚持一盘棋思维,紧盯凯华模具、青岛浩洲、上海雅马哈等项目的投资完成率、竣工达产率、升规纳统率,不断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统筹项目建设与经济指标,瞄准关键点,找准发力点,制定周总结周计划,倒排工期、压茬推进。进一步细化工作颗粒度,存在问题逐一过堂、会商会办,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及时解决。着力提升工作针对性和主动性,持续强化工作执行力与协同性,超前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利民生的重大项目,全力争取政府投资类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计划盘子和资金笼子

夯实基础提质量。规划编制方面。认真做好“十四五”规划总结,高质量推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许镇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积极完成新增成片开发范围和开发用地的申报工作,同步完成《许镇镇许镇单元详细性规划》和急需开发地块详细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围绕奎湖汽车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目标谋篇布局,优先开发沿湖7个地块撬动整个奎湖单元的大发展,努力实现南工北旅的产业构架。园区配套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镇区市政路网建设,持续推进新中湖、二横路、长青路等5条路网工程,新建林都大道南段道路,系统谋划幸福路至三荻路、市兴路至幸福路、惠民路至幸福路等市政道路、排水管网和景观河城市绿地景观建设。根据产业园区发展以及城镇开发边界的扩大增容,及时推进水、电、气、讯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征地拆迁方面。按时间节点保障好项目供地需求加快G205交通枢纽、永达科技、六丰机械等13个地块征收进程全力以赴推进新中塘南侧电机产业园项目征收,做好龙潭产业园地块平整等后期工作;结合幸福路延伸三荻路段道路建设,保障水系连通项目用地需求。

提升效能强保障。加大企业服务和保障力度,按五心标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重点项目领导挂联、部门包保制度,强化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法规、政策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当好店小二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扎实做好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企业诉求挂号制,综合运用企业家座谈会、联系包保、走访调研等机制,靠前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落实企业诉求办理闭环销号企业来得舒心、企业留得安心。

(二)聚焦强品质、优环境,打造城镇提质新样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三感三力全新思维加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治理,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有机更新,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逐步实现由的功能升级。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千万工程,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池湖精品示范村建设项目。聚焦11个建设项目,强化统筹协调,紧盯时间表、任务图,倒排工期,按序时进度完成项目验收工作;凝聚多方共识,配合鲁班集团实施浦梦街立面改造工程,协调县直单位实施16个基础设施、招商项目落地,形成建设合力;全力以赴做好施工保障,制定一户一策,妥善化解核心区、景观河建设矛盾,确保三清三拆及时到位。同时,精心组织实施2024年大村、谢家坝、香荷塘徐和美乡村建设,组织申报2025年度宜居村庄项目,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许镇样板。

生态治理久久为功。坚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全面启动漳河流域许镇段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扎实做好生态护岸14公里、3处活水循环构建、生态拦截沟12.5公里等生态缓冲带、水域生态保护修复。完成许镇辅园家居产业绿岛集中喷涂中心项目。切实发挥环保管家管理辅助功能,以工业企业环境风险隐患为切入点开展滚动排查,突出抓好问题整改销号。积极申报中央和省大气污染防治项目资金。加强规划设计引领,实施镇域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城乡污水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加快完成城乡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提升改造项目剩余10%工程量。适时启动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对现有镇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深化奎湖湿地公园管护,接续开展生态修复及宣教设施建设工程,完成省级财政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加大对国省道沿线、许镇集镇区和奎湖街道整治力度,强力治、治、治,持续整治车辆乱停放、环境卫生,深化对毁绿种菜、非机动车、小广告、乱披乱挂等乱象清理力度,分步实施205国道沿途及集镇区基础设施破损修复,进一步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秩序,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特别是G205沿线巡查工作,促进汽车强镇向新向美。

聚力打造便民惠民工程。进一步完善陵都供水公司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全面接管全镇供水设施统一建设和维护,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目标。配合实施青安江水厂建设,做好土地征收清零及矛盾协调保障,确保如期完工。高位推进水系连通许镇河金阁河和林都圩项目建设,完成下林都联合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最大化发挥工程效益建设美丽河湖。扎实推进茆镇排涝站、天赐塘、郭村寺防汛场所等项目建设,加快青安江方坝史除险加固及八尺口、房周中型排涝站配电设备维修工程进度,确保汛前完工,同步做好堤防清障和水利工程管护等各项汛前准备工作。实施2025年农饮衔接资金项目,改建给水管网13.44公里,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加快补齐农村道路设施短板,实施联网路工程2.9公里、养护工程4.7公里,及时排查补齐安防设施隐患。统筹财政奖补资金113万元,确保一事一议项目发挥效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提升改造清城敬老院。新建农民城等6个公益性公墓(骨灰堂),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墓葬需求。高质量完成2025年民生实事票决项目。

(三)聚焦增福祉、惠民生,书写共建共享新答卷。着力在村集体经济、民生福祉、改善群众生产生活上下功夫,紧盯民生所需、民心所向,多措并举擦亮群众幸福底色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有序推进二轮到期延包试点认真实施高标准农田结余资金项目,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发挥云菇小镇示范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产业;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奎湖鳙鱼良种繁育等,加快渔业小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持续开展不实耕地整改工作,耕地功能恢复整改不少于500亩。积极申报增减挂项目,在完成2023年第3批次项目的基础上,申报2024年第2批次项目,建设规模64.6亩,新增耕地57.84亩。

力促农民增收致富。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乡村用地精细化管理,合理预留乡村发展用地。深化强村公司经营机制优化镇域权属水面管理发包,完成集体经济运营管理系统和智慧园区二期升级项目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落实落细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推广四个一产业帮扶模式,加强项目谋划设计,严格项目入库论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立足各村发展优势和特色,聚焦闲置资产盘活、土地整治流转、人居环境提升等,以食用菌、烟叶种植、民宿、标准化厂房、养老服务等项目为重点,全面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提升社会保障服务。加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提升儿童关爱水平。加大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救助帮扶力度,全力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做好2025年医保费征缴和参保登记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全力稳岗扩岗,新增城镇就业400人以上,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繁荣文化事业。以镇级实践所为中心,辐射31个站、55个实践点形成许镇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圈持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常态化开展水之韵公益课堂志愿服务,广泛挖掘和申报身边好人,充分发挥四会组织作用,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统筹抓好我们的节日传统活动协调解决大碗花园民宿项目土地要素保障,精心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奎湖捕捞等南陵二十四主题活动,设计制作许镇形象IP打造开发衍生周边文创品等进一步唱响水美之城特色文旅品牌。

(四)聚焦保平安、促和谐,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树牢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拧紧责任螺丝,上紧安全发条,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保驾护航。

筑牢安全防线。始终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坚决防范和遏制安全事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安全生产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聚焦电动车、工贸企业、燃气、自建房等关键领域落实行业主体责任,推动问题发现、整改、检查全过程闭环,扎实推进全链条治理,狠抓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粉尘涉爆、特种设备、厂中厂等专项治理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严格落实防溺水三个一深化日常巡查工作,加强巡护频次。全面压实消防安全层级监管责任高质量完成消防救援站建设,扎实开展安全培训、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强化基层治理。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深做实“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源头防治、重点攻坚,全面归集12345热线、零距离平台等群众诉求感应系统,完善《许镇镇群众感应系统运行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发布预警信息,推动共性问题整改。构建矛盾纠纷信息排查反馈网。实现信息收集、研判、处置、归档全过程闭环管理,全面排查化解婚姻家庭、情感、邻里、宅基地、经济债务等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落实党建+信用评价机制。高质量做好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相关工作,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应用场景。深化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打击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