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关于印发《三里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方案》的通知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溺水是近年来造成广大中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认真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查找工作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的开展系列防范工作,努力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
经2023年4月28日三里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为进一步做好我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保障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切实有效地减少和防止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发。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起草初稿:参考以往年度实施方案,认真梳理最新的上级相关文件,并结合三里镇实际,完成文件初稿拟定;
(二)提交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后,2023年4月29日正式发文。
四、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构建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筑牢学生防溺水屏障,最大限度减少溺亡事件发生。
五、主要任务(内容)
1、责任落实全覆盖。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对本镇防溺水工作负总责,加强统筹协调,定期调度推进。二是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建立辖区水域权属主体责任清单,明确每个水域责任单位。三是压实学生看管责任。学校、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是学生教育看管的直接责任主体(人)。学校要建立校领导、班主任、学科老师结对包保制度,将每名学生包保到人,并定期对包保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督查。
2、排查整改全覆盖。一是开展一次排查起底。全覆盖摸清河流、水库、塘坝、机井、建筑工地水池、废弃矿坑等各类水域的具体情况,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分级建立安全隐患台账,确立清单管理、明确权属单位和属地包保责任,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开展一次整改管控。对排查出的隐患地段和水域,建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逐一落实隐患整改责任。
3、宣传教育全覆盖。各单位和学校要把青少年儿童防溺水教育向家庭和假期延伸,做到校内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期与假期无缝衔接、有效对接,保持宣传声势,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保护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良好氛围。
4、联防联控全覆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围绕提高中小学生防溺水知识和自救施救技能、应急处置能力,扎实有序开展加强联防联控工作。
5、巡查防范全覆盖。各村居、有关部门对辖区内所有水域进行责任划分,结合河(湖)长制确定每一片水域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在村口、塘边、河边设立固定盯守点,落实专门经费,可聘请专职人员盯守,由盯守员对每天进出的青少年儿童进行检查盘问,一旦发现有游泳迹象立即进行劝阻,并通知家长带走。
六、创新举措
1、开展科技防溺水:在镇域内重点水域安装防溺水视频监控,实时监测、提醒人员不得靠近危险区域;
2、鼓励、动员有条件的家长,积极送子女到专业游泳场所进行游泳技能学习培训,帮助学生、群众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救护常识。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要切实落实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同志要履职尽责、抓细抓实,对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实行包保责任制;明确重点水域安全管理责任人,分片负责。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把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应急机制。要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一旦发生青少年儿童溺水伤亡事故要及时报告;进一步完善、细化溺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强化应急准备,提升救援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高效开展救援及处置工作;加强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坚决打击谣言滋事等行为。
3、强化部门联动。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行防溺水的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加强协作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防溺水工作取得实效,确保青少年儿童人身安全。
4、落实督导检查。各村居各有关部门要经常到重点水域检查指导,做到一月一检查、一月一回顾、一季度一评估,并建立检查台账。要适时开展督查检查,重点检查各水域落实防溺水措施、防护设施建设、隐患排查、应急值守等情况,逐项逐环节开展督查,建立问题台账,实行跟踪督办。
5、严格责任追究。将因溺水造成的学生非正常死亡情况纳入平安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及镇对各村居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内容,单列考核分值,实行倒扣分制度,发生一起、扣分一起,扣完为止。建立健全溺水事件一事一报和责任倒查机制,凡发生青少年儿童溺亡事件的,属地村居和水域主体单位、包保单位年度综合考核不得确认为优秀等次,主要负责同志年度考核不得确认为优秀等次。
八、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三里镇人民政府文教办
解读人:魏颖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6381216
电子邮箱:599037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