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规划】三里镇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实现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8000万元。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扩投资、优服务,激发产业强镇新动能
树牢“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放大优势、拓存创增,全力以赴拼经济。夯实项目支撑引领。坚持大抓项目扩投资,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力争全年引落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力争高位增长。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项目全过程闭环服务,争取芜湖瑾雯年产1500吨汽车零部件塑料制品生产线项目8月底实现投产。加快腾拓产业空间,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整合园区闲置、低效用地资源,加速推动双星电缆、国府酒业破产清算,争取盘活产业发展空间20亩以上。大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发展,奋力助推园区建设提质提效。强化创新赋能发展。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规上企业2家以上,实施技改项目4个以上,加大企业数字化车间培育力度,推动钙镁基新材料产业链从无到有。大力汇聚创新人才,创新引育D类以上高层次人才4名以上,招引大学生200名以上。厚植营商环境沃土。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一揽子增量政策,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在镇宣传全覆盖,帮助企业早受益、真得利。优化联企服务机制,探索为企服务新模式,建设个性化、套餐式、集成化“一类事”服务场景。完善“企业家座谈会”、“乡贤会”等政企沟通联系新机制,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加快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力争实现三里集镇和园区燃气通气。
(二)抓品质、强功能、聚要素,塑造城乡风貌新气质。
统筹城乡融合,以协同促协调,不遗余力在提升镇域功能品质上攻坚突破,实现城乡面貌提质增颜。优化城镇空间规划。完成城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调整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提升城镇风貌水平。系统提效城镇能级。精雕细琢集镇空间,完成镇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实施城乡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回应群众诉求,谋划实施小型商业综合体、峨岭菜市场、口袋公园、漳河步道、大货车停车场等民生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建成新能源充电桩10个。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加快推进徽香园二期、润湉山庄建成投用。精心提靓人居环境。启动318国省道三里段观光廊道提升建设,牵引城镇环境面貌迭代更新。全力推动吕山精品示范村建设,打造孔村—东山和美乡村观光带,加强秸秆焚烧管控,综合提升生态环境。
(三)抓产业、激活力、兴业态,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驱动力。持续提升农业质效。延链补链糯稻全产业链,与黄酒龙头古越龙山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古越龙山指定糯稻供应基地,持续提升本土特色企业质效,扶持醉春酒厂品牌建设。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持续推进双河、西岭等3个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非粮化”整治任务。有序提升基础设施,新建联网路8.87公里,谋划三吕路拓宽升级,推动云三段县道升省道,完成五三路改造提升,完成柿林路、茶热路设计、征迁等前期准备工作,纵深推进文旅融合。坚持“全域景区”理念,整合优化“三生空间”,加速美丽经济转化。出台《三里镇促进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奖扶办法》,大力发展“生态型”“度假型”“创意型”“小而美”旅游新业态。深度挖掘峨岭盆景文化,精心谋划横云秘境建设。持续做美乡村道路,谋划举办山地车赛事。围绕自然风貌、红色文化、清溪宣纸等旅游元素,积极推动住宿、餐饮、手工、研学等产业空间融合,建成南陵县土塘乡村振兴研学教育基地,完成清溪宣纸厂复建,推动东山、金山等重点区块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谋划皖美金银民宿创建,全力争创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硬核助力共同富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增农村就业岗位25个以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农民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2个、共富匠坊40个以上。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谋划三里农产品展示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壮大做实村集体经济,力争村经营性收入200万元以上行政村达10个以上。高质量完成二轮土地延包,常态化开展农村集体存量资产盘活。
(四)抓民生、增福祉、防风险,打造基层善治新典范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坚决维护社会安定、群众安宁。完善保障补短促优。织密社会保障网络,继续做好低保特困、残疾人补贴和困难儿童帮扶工作,进一步整合民政、慈善、教育等帮扶救困资金。积极构建“半小时就业圈”,拓展线上平台,组织线下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失业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职业技能培训。推动服务普惠共享。持续推动“为老”、“为小”服务场景建设,新增1处集镇区养老服务场景,实施4个站室联建项目,打造1处农村幸福院,完成11处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加快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推动惠民举措落地落实。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文化惠民、体育赛事等活动50场以上,营造和美与共的文明环境。提升防化风险能力。健全完善信访“五心工作法”,加强信访、协调、处置一体化运作,压实村级组织属地责任,主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推进消防、交通、建设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建设“智慧矿山”数字监管系统,力争“控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