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湾镇工作决策跟踪反馈和执行效果评估报告

发布时间:2023-06-05 15:38信息来源: 南陵县何湾镇阅读次数: 字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启航之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县、镇党委各项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踔厉奋发、合力攻坚,实现经济发展新跃升。

经济运行总体向好。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88万元,同比增长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8亿元,增长16.14%商贸业销售总额2.6亿元,增长37.1%规上工业累计产值2737万元。

“双招双引”成效明显。朗农业一期建成投产。丫山航空飞行营地项目建成运营。与中国民营500强--阳光控股旗下阳光教育集团、中科大量子研学馆、丫山花海石林公司签署合作研学四方框架协议,探索文旅发展与研学相结合的新路径。与安徽工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立5个专项产学研基地。招工引才常抓不懈,推荐454人到县开发区企业就业,招引大中专毕业生250余人。

(二)聚焦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三产融合强引擎。

农业产业效益显著。围绕凤丹、黄精等中药材发展,培育龙瑶生态、百善林业等涉药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采取“公司+合作社”订单模式,与仲景宛西制药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保量保价收购,全年实现丹皮种植面积5100亩,销售248吨。“南陵凤丹”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龙山村获省“115”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芜湖市诗画何湾文化发展公司获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资金960余万元。完成自种自养及达省标229户,建成村级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基地17个,带动158户脱贫户增产增收。

电商经济稳进提质。培育壮大电商主体,持续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对接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孵化培育电商主体80余家。大力推广农产品品牌,积极组织丫山藕塘等本土品牌产品参加第二届“皖美好味道·芜优名小吃”宣传推介展示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各类直播活动40余场次,与地方高校、大型网商等平台对接,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实现电商营业额6000万元。

文旅事业持续发展。结合建设“江南绿岭·乡约南陵”风景廊道,投资200万元完成风景廊道何湾段绿化提升工程。完成旅游集聚区项目申报和安徽省乡村旅游“微创意、微提升”4个村8个点申报验收工作。全面摸底登记文化资源,对辖区范围内非遗、红色资源等进行全面普查,新增文化资源24处。完成省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并通过验收,建成旅游、电商等7个应用场景。

(三)统筹兼顾、有机更新,做实乡村振兴好文章。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财政专项资金211.7万元,积极开展农清工程和村庄清洁行动。完善改厕工作机制,健全长效管护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新建和改造公厕4处,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18座。深入开展违建治理,坚持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累计拆除违建505㎡。总投资400万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部竣工,新建污水主管网5.5公里,污水处理设5座解决了辖区部分污水收集和处理问题

乡村品质持续提升。强化农村道路建设,投资620万元完成自然村通硬化路和联网路工程建设5.9公里,道路畅通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实施七星河何湾段治理工程,完成寨山河花园组状元桥段、青山村美好乡村段河道清淤等工作。投资218万元铺设管道7.7公里,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有力保障旱情期间群众生活用水。完成何湾村等7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初步方案。全面完成2021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点青山中心村建设任务,顺利通过县市两级验收。完成西山下宕、龙山佘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乡村经济提速增质。成立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9个,组建镇级联合社1个。加大对黄山村凤丹种植园、何湾村家禽加工配送中心等9个经营性扶贫资产项目的管护,按时受益,增加村级集体收入63.15万元。总投资530万元的何湾镇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项目竣工验收。持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08.9万元,其中收入20-50万元的村9个,收入超50万元的村9个。

(四)防微杜渐、齐抓共管,筑牢除险保安稳定线。

慎终如始抓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生产“1+11+N”三年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人员密集场所、合用场所的安全检查和整治,排查整治各类隐患107处。持续加大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打击力度,排查整改学生接送车线路安全隐患12条,增装警示标牌等14处。完成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1.19公里,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点25处。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校车安全考核获全县第二名。

精准防控稳重点领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有力有效做好信访工作,完善接访下访、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受理信访事项36件(次),信访总量、重复访同比均有所下降。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满意度均达100%,未发生一起进京赴省走访。纵深推进平安何湾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各项任务,社会和谐稳定。

群策群力抓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准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实施网格化精准管控管理,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有效局面,累计排查人群8.56万人次,落实集中隔离595人,居家观察3283人。加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完成8059人疫苗接种,累计全员核酸检测约81万人次。

(五)以民为本、共治共享,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

全力抓好社会事业。积极推动殡葬改革,完成青山村镇级公益性公墓一期工程建设,启动并完成青山、何湾、丫山公益性公墓规划和评审工作。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智慧化建设,建成西山、黄山2个村级养老服务站。积极争创市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建设,实现了“一门进、一站式”全新医保服务。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及家属,为975人高效快捷办理各类优待证。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及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登簿发证6601宗。认真做好金牌调解工作,镇社保所获2022年“省级金牌调解组织”称号。

全力抓好民生保障。全面实施“10+3”暖民心行动,建成老年助餐点6个,改造、新建健身点位8个,建成20个老年学习点。全面启动自建房屋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排查农村自建房1.17万栋125万㎡,对存在疑似安全隐患房屋进行鉴定和整治,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户。切实做好困难人员生活救助和保障工作,发放低保等资金1660余万元。医疗补偿提质增效,全镇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比96.46%,累计约7万人次获各类补偿款4300万元。扎实推进城乡居保工作,8712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约1760万元。发放计划生育奖扶等补助资金约315万元。

全力抓好基层治理。坚持“人民调解为人民”,加强基层司法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教育和业务能力提升,何湾司法所获“2022年安徽省示范司法所”称号。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办理“初心热线”254件,其中“零距离”交办单10件。深入开展“一抓双比、五治五提升”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推广“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受理各类办件15.6万件,办结率100%。整合搭建政务公开专区,完成为民服务中心“双亮双争”党建达标,获评县“四季度红旗窗口”。

全力抓好生态环保。积极推动市、县级交办的8件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按期验收销号。采取“环保管家”模式,加强镇域内河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重点地段和规模性养殖企业周边自然水体抽样检测,确保水质安全。打好“蓝天保卫战”,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巡查加强生态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和网格化监管,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居全市前列。

(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提振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认真办理“聚民意、惠民生”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10件,围绕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人大视察评议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积极落实县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18个方面52项整改任务已全部整改完成,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13万元,开展批评教育、约谈47人次。注重日常监督,开展各项检查督查83次,发现问题线索13件,给予一、二种形态共41人次,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推动建章立制4项。积极做好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为群众参与监督基层权力提供便捷渠道,促进监督直达民生一线。

此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老龄、计生、宗教、统计、档案、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