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级预案:烟墩镇旅游安全应急预案

发布时间:2023-02-07 11:37信息来源: 南陵县烟墩镇阅读次数: 字体:【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预防和应对旅游景区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确保在事故发生后,能够立即组织施救,防止事故扩大,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人员财产和生命的损失,提高应对防范风险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2.事故分类与分级

本预案适用于旅游景区范围内发生的火灾、踩踏、坠落、坍塌、车辆伤害,以及雷电、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事故。参照旅游局颁布的《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将旅游安全事故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一般、轻微四个级别。

1.3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为:旅游景区的火灾、踩踏、坠落、坍塌、车辆伤害以及雷电、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事故。

1.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1.5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包含《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踩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索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等。

2.事故风险描述

2.1景区简介

烟墩镇霭里行政村系原格里、格外两村合并而来,格里、格外山峦隽秀,植被丰茂,常年云岚缥缈,如诗如画,一条霭溪河自碧山(岑山)蜿蜒流下,宛如一条缎带连缀着古桥(碧溪桥、胡村桥、状元桥)、古道(碎石岭古道、大义岭古道、清水潭古道)、古井(母子井、方圆井)、古树(皂角、苦槠、黄连木、枫树、枫杨等)古洞(倪冲溶洞、成冲龙王洞)、古村(大木山、胡村、状元村、仓里等),又故名“霭里”落。村内有小格里省级森林公园和4个美丽乡村。小格里森林公园是地球同一纬度仅存的原始次生林,空气负氧离子达26000个/立方厘米,有“天然氧吧”、皖南“香格里拉”美誉,原汁原味原生态保护至今。

2.2危险性分析

旅游景区的安全事故有突发性、隐蔽性、复杂性、特殊性的特征。分析霭里风景区的特点,有以下主要危险因素:

2.2.1 景区火灾事故

1)稻田农作物成熟,极易发生火灾。

2)农家乐用电、用火不慎,易发生火灾事故。

2.2.2 踩踏事故

景区丰收节、稻田音乐节舞台,特别是在旅游旺季、“丰收节”、“黄金周”高峰期的危险时段,易发生由于拥挤造成事故。

2.2.3 车辆安全

1)由于受到道路、天气、车况的影响,易发生车辆撞车。

 (2)车辆本身有故障,司机未及时发现并处理,也会造成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2.2.4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

1)防护栏杆设置不合理或不坚固,可造成游客摔倒受伤。

2.2.5其它伤害事故

1)游客自身原因意外摔伤、休克。

2)游客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2.3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景区管理不善,农家乐、装置设施的人员误操作或麻痹大意,游客带入景区火种,防护设施缺失,安全警示标识缺失,景区出入口、狭窄路段游客拥挤,食品采购保管环节,车辆状况、司机疲劳,游客数量多,达到饱和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火灾、触电、踩踏、中毒、坠落、车辆伤害等

农家乐:火灾、食物中毒、游客寻衅滋事;

摆渡车车道:游客拥堵、交通事故;

 

2.4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

景区的突发安全事故,一般涉及到景区百姓、志愿者和游客的生命及财产安全,轻者会给游客造成一定的轻微受伤,重者会使旅游者致残及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甚至会出现致使游客集体重伤或死亡,对社会安全稳定会造成较大影响。

1)农家乐如果发生火灾事故,不仅殃及本身的人员安全,还会对周边的人员造成危害。

2)如果发生踩踏事故,拥挤区域内人员生命将会受到威胁。

3)发生车辆伤害事故,会涉及司机、乘车人员、及路人。

4)如果发生触电事故,危害范围不大,仅涉及触电人员。

5)如果发生中毒事故,危害范围涉就餐人员。严重的可能致人死亡。

2.5应急能力评估

针对景区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事故类型,全面调查霭里景区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情况,烟墩镇成立了安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救援队伍成员达30名,救援装备齐全完好,景区在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配备了必要的防护救援用品,包括广播喇叭、对讲机、扩音器、监控系统、医药箱、担架、绳索、灭火器、保暖物资等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在景区入口、及危险地段设置有安全导向护栏,各种安全警示标识;霭里村的工作人员每天对景区不同的部位、易出现的隐患进行巡察,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或报告。应急能力能基本满足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对于超出景区应急救援队伍及装备的处置能力的事故,外协依托的单位主要有:烟墩镇中心卫生院、县医院、县消防救援大队等。

3.组织体系

3.1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了烟墩镇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由镇党委书记汪浩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雷任第一副组长,镇人大主席章艳林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镇党政办、文旅办、安监办、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供电所、中心卫生院、市场监管所、霭里村支两委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

下设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四个事故处置小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通讯组、善后处置组。

 

3.2 成员单位及职责

3.2.1组长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2)组织制定和批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行动的终止;

3)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和评估;

4)指挥调动本单位应急救援力量,调配应急资源,按响应程序组织应急抢险;

5)负责向政府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6)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人员、物资调配。

3.2.2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做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协调和决策工作,或由组长授权负责安全事故的全面应急救援指挥、协调、决策和下达应急指令。

3.2.3指挥办公室职责:

1)编制、修订应急预案,积极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2)落实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完善应急联动机制;

3)落实应急值守,负责信息报送、预测、预警等项工作;

4)根据授权发布生产安全事故信息;

5)负责应急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广泛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应急管理知识和紧急情况下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教育,增强景区职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3.2.4抢险救援组   

组长:章艳林 王海江

组成人员:李飞、阮宏水、王创造、程小照、张娟娟飞林、马静峰、赵双平、朱发友、张玉龙、方  挺、江兵兵、郎明友、陈辉、阮浩、王贵、徐启满、张国安、葛咏辉、许世进、阮俊华、王  刚、孙  刚、李小红、刘桂水、翟大虎、王守荣、奚根金、严胜、方玲、方晓军、丁钟山、胡兴根、刘作荣、陈明华、杨之满、谢满生、梁华金、俞立荣、汪明义、程吴颖、张伶俐、张   孔凡宽

职责:

1)对景区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负责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并赶赴事故现场进行抢险当接到事故险情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听从统一指挥,尽快了解事故险情危害情况,正确、迅速,调动所有力量进行救护,最大限度的保证人员的安全和财物损失。

2)向应急工作组提出重大应急行动的建议。

3)随时向应急工作组汇报事故现场信息。

4)在事故状态下,有序组织、疏散游客撤离到安全地带。

5)做好抢险救援的日常演练与培训。

3.2.5 医疗救护组   

组长:陶瑞婷  严加中

组成人员: 张时江、  、汪长胜、沈根发、严家保、梅家祥、姚国喜、陶月勇、张光辉、贺新胜、孙叶印、张时旺、唐林生、陈义平

职责:

1)负责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医疗卫生保障,根据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治方案,并实施现场抢救和紧急处理工作,护送伤员到医疗点救治。

2)调运急救药品、器材,组织医疗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医疗保障;做好抢险救援的日常演练与培训。

3.2.6后勤通讯组

组长:冯伟 汪涓 

组成人员:  蕾、张凌飞、  、严胜、方玲、方晓军、丁钟山、胡兴根、刘作荣、陈明华、杨之满、谢满生、梁华金、俞立荣、汪明义

职责:

1)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2)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核实、传递和有关的信息。

3)负责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工作(包括请求援助)。

3.2.7善后处置组  

组长:蒋华 沈谷发

组成人员:王盛富、吕云松、余刚、徐梁、潘杰、陶学军、李进、琚泽平、张磊、徐斌斌、琚泽荣

职责:

1)负责协调、联系相关救援物资的准备、通讯保障、车辆调配、人员供给等后勤保障工作。

2)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4.运行机制

4.1预测预警

4.1.1火灾事故监控

1)密切注意游客的吸烟问题,发现有人吸烟及时制止。

2)督促农家乐客房配置禁止游客卧床吸烟标志。

4.1.2景区游客容量监控

根据县文旅体局核定,霭里风景区的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人数1.5万人。

1)当游客人数在5000人以下时,督导景区摆渡车、候区秩序,疏导游客安全有序乘车。

2)当游客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时,要求景区给安保应急小组上报游客容量,做好游客引导疏散工作。

3)协调安排公安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进入一线各岗点做好游客疏散和秩序维持工作。

4)当游客人数达到10000人以下时,抽调志愿者对重点区域进行现场秩序维护;同时由指挥中心领导向派出所下达抽调警力协助秩序的指示。

5)当游客人数达到10000人以上时,安保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县公安局增派警力协助维持秩序,要求景区所设广播上进行通告,并通过其他媒体对外发布信息,并耐心协助做好游客解释工作。

4.1.3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1)逢旅游旺季、“丰收节”、“黄金周”等旅游时段,出入口要补充志愿者力量,加强现场控制和监控。

2)要时刻检查出入口并对潜在危险源密切关注。

3)及时收听天气预报,随时注意天气变化,遇大风、大雨及时疏导游客,同时提醒景区将警示牌立于入口及出口处。

4)对游客的不安全行为及时提醒与制止。

4.1.4食物中毒事故监控

1)食品原材料要到信誉好的正规厂家或商家购买。除调料外,所有食品全部由餐厅加工制作,不购买成品。

2)掌握好食品原材料库存量及存放时间,妥善管理,不得出现发霉变质现象。   

3)原材料的贮存分类、分架、离墙、离地,食品的存放、加工、分发生熟分开。

4)饭菜按量制作与分发,不存放剩饭剩菜。

4.1.5自然灾害事故监控

1)应急办公室,负责搜集洪汛、气象、地震、地质等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的预警信息,分析灾害可能对景区造成的危害。

2)按预警信息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4.2.预警条件

1)旅游旺季、“丰收节”、“黄金周”临近时,发布预警

2)发现售出腐烂变质食品,游客餐后出现上吐下泻等食物中毒迹象,发布食物中毒预警信号。

4.3预警方式

预警信息的发布、解除可通过广播喇叭、警报器、短信、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通知等方式进行。对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公告方式。

4.4.信息报告

预警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求景区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导致游客的伤亡程度将应急预案响应级别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四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

特大(Ⅰ级):

指一次事件造成5名以上旅游者重伤或3名以上旅游者死亡的。或一次造成10名以上旅游者严重食物中毒或造成3名以上旅游者中毒死亡的。

重大(Ⅱ级):

指一次事件造成2至4名旅游者重伤或1至2名旅游者死亡,或一次造成3至9名旅游者严重食物中毒或造成l至2名旅游者中毒死亡的。

较大(Ⅲ级):

指一次事件造成l名旅游者重伤,或一次造成2至5名旅游者轻伤

一般(Ⅳ级):指未达到Ⅲ级及其以上的旅游事件

5.2  响应程序

5.2.1 特大事故响应程序。

1)要求现场人员要立即报告镇政府及安保应急小组领导,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内容、时间、地点、初步情况,安保应急小组领导要迅速向县应急管理局、县文旅体局报告。

2)县应急管理局、文旅体局、消防、公安等有关部门,启动县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5.2.2 重大事故响应程序 

1)要求现场人员要立即报告镇政府及安保应急小组领导,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内容、时间、地点、初步情况,安保应急小组领导要迅速向县文旅体局、县应急管理局报告。

2)应急指挥部迅速启动救援方案,各救援小组,医疗救护、资源调配、紧急救助等各保障小组立即到位并迅速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5.2.3 一般事故响应程序

1)要求现场人员要立即安保应急小组领导,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内容、时间、地点、初步情况,应急指挥办公室要迅速向安保应急小组领导报告。指挥部迅速向县文旅体局、县应急管理局报告。

2)安保应急小组组织各救援小组,医疗救护、资源调配、紧急救助等各保障小组立即到位并迅速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5.2.4 轻微事故响应程序

要求现场人员要立即安保应急小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内容、时间、地点、初步情况,应急指挥办公室根据事件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处置,并向上级部门及时汇报。

5. 3 处置措施

5.3.1景区着火事故处置措施

1)农家乐、餐饮点、配电室、附属用房等部位着火处置措施:

①发现初起火灾,根据不同性质的火灾类型,立即用水、灭火器进行灭火。

5.3.2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的处置措施

1)当可能要发生踩踏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安保应急小组,安保应急小组接到警报后,安排疏导人员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处置。

2)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有关人员停止进入景区的车辆和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到达现场后,事故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 

4)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领导听众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5.3.3车辆伤害事故的处置措施

1)若停车场内发生交通事故,双方责任人在场时,停车场管理人员协调双方进行协商解决;若一方无人时,管理人员应立即对肇事方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和拍照,并立即联系车主,并向主管和交警报案处置。

2)若停车场发生车辆冲岗,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阻止,同时向安保应急小组报告求援。岗位人员应采取必要自我保护措施,无法阻止时,需记清车号、车型、颜色、驾驶人特征等信息,并维护好现场。  

3)机动车辆发生故障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其他事故,并及时对车辆进行检修。

5)在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进行救治。

5.3.4游客发生坠落事故的处置措施

1)现场人员要迅速向安保应急小组及景区领导报告,详细报告出事地点、出事人数及目前状况。

2) 安保应急小组要迅速判断事故性质,并启动相应预案。

3) 各救援小组务必马上赶至出事地点。

4)安保应急小组领导根据事态情况,迅速向当地公安、消防等部门求助救援。

5.3.5游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置措施

意外受伤包括:意外摔倒、跌倒、植物划伤等原因

1)现场人员要迅速为游客伤口消毒,同时及时进行止血。

2)若游客情况较为严重,流血不止,或碰伤头部、眼部等关键部位,要在按医疗常识采取紧急救护的同时,马上向安保应急小组领导报告,求助医务人员迅速赶至现场。

3)在医疗人员未赶到现场前,若伤者能自行运动,现场人员协助伤者及时与医疗救护人员相迎,并密切注意患者动态。

4)患者情况较为危急时,与安保应急小组领导及医疗救护小组联系的同时,迅速拨打120,求助医疗救援。

5)在救护中,务必行动灵活,报告简练,争分夺秒,严禁随意对患者采取毫无科学依据的救护措施。

5.3.6食物中毒事故处置措施

1)一旦发现游客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现场人员要立即向安保应急小组领导报告。

2)农家乐要立即停止一切经营活动,严格保护好现场。

3)现场人员务必要注意留存病人粪便、呕吐物、可疑中毒食物及盛装可疑中毒食物的容器。

4)景区负责人及医疗救护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救护及处理。

5)立即封存可疑中毒食物原料,并追回已售出的可疑中毒食物。

6)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同时务必做好病人的交接和跟踪。

7)对发生10人以上人员中毒的重大中毒事故在现场处置的同时,务必在1小时内向县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5.3.7旅游淡旺季厕所管理预案

1)、针对旅游淡旺季,设立厕所管理应急预案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加强景区厕所管理,满足游客如厕需求。
  2、根据旅游淡旺季客流, 调整景区厕所保洁人员数量及保洁频率。
  3、设立厕所维修小组,保证景区厕所设施设备完好并做到及时维修。
  4、调整厕所开放关闭时间并及时通知游客。
  5、设容易识别引导标志牌,增设景区引导员,便于游客及时准确到达厕所。
  6、厕所内设《游客使用反馈意见本》、 《 日保洁签注记录》等,使游客意见得到有效答复,提高厕所服务质量。
  7、配套建设临时性旅游厕所,满足重大节假日、旅游旺季游客如厕需求。

5.4响应结束

突发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件危害基本消除,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

特别重大事件由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安保应急小组组长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重大事件由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安保应急小组副组长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较大突发事故由应急指挥办公室报安保应急小组批准后宣布应急结束;一般突发事件由应急指挥办公室主任宣布应急结束。

6 信息发布

6.1 发布部门

应急指挥部后勤通讯组按照安保应急小组的指示起草,经应急指挥部批准,由安保应急小组组长签署,后勤通讯组具体负责事故信息的对外发布工作。

6.2 发布原则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不隐瞒、实事求是、稳定大局。

6.3 发布时间及内容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态发展的情况,经安保应急小组组长批准,由应急指挥部通讯联络组上报县应急管理局、县文旅体局等部门,由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应对措施和防范措施等,并及时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6.4 发布形式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7.应急保障

7.1人员及装备保障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为现场处置组专门应急救援队伍和各岗位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制定了定期巡线制度。 

7.2通信保障

1)后勤通讯组负责建立联系方式保证能够随时取得联系,值班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通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等通信手段,保证各有关方面的通讯联系畅通。

2)对应急救援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通信录,定期更新,保障畅通。

8.预案管理

8.1 预案培训和演练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熟悉应急处置方法。演练前要对景区员工进行预案的培训教育,演练后要有演练效果评价,总结经验、补充完善不足的方面。

8.2 预案修订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本事故应急预案的维护和更新:

1)依据应急演练评估报告,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实现预案的持续改进,并按程序对预案进行审核,履行审批及报备手续。

2)相关部门或人员,发生变动及时更新。

3)本预案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发生变化要及时补充完善。

4)上级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时要及时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