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墩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南陵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烟墩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切实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本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抓好责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分析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落实情况,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计划,确定建设目标、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具体责任,做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报告。
(二)坚持法治思维,筑牢法治根基。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讲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每年必学内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律法规专题学习16次,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宪法知识线上测试,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水平全面提高。抓牢国家工作人员学法教育,全镇机关工作人员线上旁听庭审1次,党委书记带头宣讲法治课,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宣讲讲座3次,全镇机关干部开展法律法规学习活动14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校园、进乡村宣讲活动10次,全面学习宣传法治思想理论。
(三)优化法律服务,营造法治氛围。完善法律顾问制度,镇、村全部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协议,法律顾问服务实现镇、村全覆盖,法律顾问定期深入村居提供法律服务,联合公共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74次,化解矛盾纠纷78次,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水平。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新培养法律明白人40人,其中村两委16人,开展“1名法律顾问+ N名法律明白人”结对活动,促成结对各村居全覆盖,满足群众找法、学法、用法需求。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农民丰收节等重大节日节点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5场,发放宣传手册一千余张,受益两千余人次,创新普法方式,制作《安全旅行 法治同行》法治微动漫,获评县三等奖,通过微信群、网络信息平台发布法治宣传信息二十余条,法治观念更深入人心。
(四)推进依法行政,提升决策水平。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推动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清单,将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合同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健全“党政办+司法所+法律顾问”审查联动机制,今年来办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2件,行政执法决策合法性审查2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镇级综合执法改革事项,承接上级部门权力事项265项,办理行政许可152件,行政处罚22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公示公开“首违不罚”“两轻一免”“一目录三清单”结果信息,无一例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参加市、县、镇三级执法知识考试,今年新增持证上岗执法人员19人。
(五)抓好基层治理,推进平安建设。深化综治网格化管理,开展网格走访一百余次,上报各类事件254条。抓牢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镇、村、派出所定期做好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服务管理和随访工作,掌握患者动态,全面摸底辖区内所有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信息,做到一人一档案,建立全能神在册名单,每季度上门走访至少一次。建立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合调处(镇村、人民调解、行政调处、司法调处联动)各类矛盾纠纷207起,成功调处207起,调处成功率100%。推进无毒乡镇创建工作,开展禁毒宣传活动5次,发放禁毒宣传单一千余份,开展铲毒专项行动,深入农户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进行地毯式排查,确保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二、存在不足
虽然全镇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干部的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执法能力素质有待加强。三是法治宣传的载体形式不够丰富,群众法律意识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打算
(一)聚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推进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履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法定程序,牢固树立起法律至上观念,在发展经济社会事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树立法治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聚力规范政府行政执法行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及时公开与行政行为有关的法律政策依据、办事流程及具体结果,做到行政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扎实推进综合执法改革,通过充实执法力量、强化业务培训、规范执法行为等方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
(三)聚力提升法治宣传学习效能。重点抓住国家工作人员和青少年两个群体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不断创新丰富普法方式和形式,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和法治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优良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