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陵县工山镇象山村:巧借典故“六尺巷”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没想到杨书记亲自上门做工作,这么快就把矛盾化解了,解决了我的烦心事!”种田大户胡某激动地说着。
眼下农村田野上晚稻正是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等待收割的景象,但是南陵县工山镇象山村花山组种田大户胡某和村民关于土地租金支付问题存在一些矛盾纠纷,村民不让他开动机器收割。
当得到消息,象山村党总支杨银生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据了解胡某去年未按时发放村民土地租金,今年部分农田稻子倒伏致粮食减产,村民担心他又要拖欠田租,要求他把租金发放到位才允许收割。
了解情况后,杨银生召集村民进行调解,按约定时间,村民纷纷赶来,在胡某小院内大家围坐一团。在调解中,双方情绪激动,气氛里火药味浓重。杨银生耐心开导双方当事人设身处地的思考,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并积极引用“六尺巷”的典故,让故事里“礼让与包容”的道理传承与延续。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胡某稻子收割完成后把田租交到村委会,由村委会代发,全程由村委会监督与见证。最后圆满地化解了纠纷,大家欢欢喜喜离去。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下一步,工山镇象山村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六尺巷”典故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提升基层治理工作实效。(通讯员张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