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镇村快讯

工山镇象山村:家门口就业助力脱贫群众端稳 “幸福饭碗”

发布时间:2025-04-27 08:37 来源:工山镇 阅读次数: 字体:【  

近年来,工山镇象山村将促进脱贫人口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通过精准对接、产业带动、灵活就业等方式,帮助群众在家门口端稳“幸福饭碗”。

精准对接,量身定制就业岗位

象山村建立常态化走访摸排机制,深入脱贫户家中,全面了解劳动力状况、就业意愿和技能水平,制定帮扶方案。象山村纸槽组黄增宏肢体三级残疾,女儿在镇上读三年级,每天 10 多里的接送路程让他难以外出务工。了解情况后,象山村第一时间为他申报了农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每月600元的稳定收入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考虑到他曾是水电工,村里在实施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时,又将他安排到施工点负责路灯安装、水电连接等工作,进一步增加了他的收入。“多亏村里安排的工作,让我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钱养家!” 黄增宏对村里的帮扶充满感激。

产业带动,拓宽稳定增收渠道

象山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 “产业 + 就业” 模式,为脱贫群众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依托烟叶基地、义勇家庭农场等产业项目,积极与经营主体对接,鼓励其吸纳脱贫群众就业,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增收。

花山村民组的秋嫂因需照顾智力残疾的丈夫,无法外出打工。如今,她在象山村的烟叶基地找到了工作。从春天的育苗、移栽,到八、九月份的采收,每天120元的收入,让她一个种植季就能增收上万元。烟草采收结束后,村里又协调她到义勇家庭农场采摘油茶,实现全年持续就业。“在家门口干活,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秋嫂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灵活就业,实现群众多元增收

针对年龄偏大、劳动能力较弱的脱贫群众,象山村积极开发灵活就业岗位,让他们通过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增收。今年 67岁的汪伯伯,儿子精神残疾长期住院治疗,老伴瘫痪在床,家庭负担沉重。自去年老伴去世后,村里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安排他在村委会做零工。春季在村道播种路肩花,夏季到合作社虾田起虾,秋季到油茶基地除草,冬季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四季有活干,收入有保障。“在家门口就能干活,工作轻松,还能补贴家用,日子越过越有劲头!” 汪伯伯感慨地说。

家门口就业不仅让脱贫群众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立,更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下一步,象山村将继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持续优化就业服务,积极探索更多就业增收新路径,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张小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