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今日南陵

中科院专家在南陵县第四纪洞穴考古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0-09-14 14:35 来源:南陵县文物管理所 作者:王东明 阅读次数: 字体:【  


9月9日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亚太地区地层委员会主席、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科考首席科学家金昌柱教授率领的考古团队,在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陈冲进行了数日的考古调查和试掘,在洞穴堆积物中发现了十种脊椎动物化石,依据地层和动物化石的组合性质,其时代可能为距今1-5万前的晚更新世,标志着中科院在南陵县的洞穴考古调查取得重要进展

 

(图为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陈冲洞穴考古调查现场)

(图为梅花鹿角化石)

                             (图为龟甲化石)

金昌柱教授曾兼任中国第四纪地质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第四纪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脊椎动物学会副秘书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独立专家。其专业方向为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学、第四纪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环境学。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新生代晚期古哺乳动物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及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著100多篇,专著一部,为我国自然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安徽皖南地区自然生态相似山脉相连,气候相同。金昌柱教授这次来南陵县进行洞穴考古调和研究,主要是结合繁昌人字洞遗址的考古发掘,了解皖南地区第四纪古动物的演化和分布,查找更多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

9月9日以来,通过连续几天的考古调查和试中科院考古团队在霭里村陈冲先后发现了梅花鹿、犀牛、猴、犬科、龟、獾、野猪等十种古脊椎动物化石。目前,考古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根据目前考古调查情况,金昌柱教授认为南陵县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优越,是寻找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很有希望的地区,希望在未来与南陵县文物部门通力协作,开展更多的考古调查。

(图为金昌柱教授和现场发掘人员对化石进行分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