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南陵 > 县情概况
县情概况

南陵概况

发布时间:2025-03-15 09:43 来源:南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次数: 字体:【  

南陵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隶属长江经济带、长三角核心城市芜湖,县域面积1260平方公里,人口54万,下辖8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地貌呈“四山一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空间布局。南陵依傍山水、承接古今,素有“芜湖米市、南陵粮仓”美誉,五谷成熟皆较他县为早,故得名春谷。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一片底蕴丰富的厚重之地。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冶炼历史上溯至西周时期,出土的青铜龙耳尊和吴王光剑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拥有大工山古铜矿遗址、牯牛山古城池遗址、皖南土墩墓群千峰山遗址三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自汉武帝设春谷、南朝梁武帝置南陵以来,文人名士从不曾在此缺席,三国名将周瑜、黄盖、周泰曾任春谷长,奎湖曾是东吴水师操练地;李白、杜牧、杨万里等40余位唐宋诗人寓居或咏诵过南陵,留下了100余首诗篇。历史上的南陵经济活跃、商贸发达,是徽商水道重要商埠,古镇弋江在汉代即为宣城县治所在地。

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一片纵横交汇的枢纽之地。南陵濒临长江,通江达海,是通往“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重要门户,与长三角重点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等构成“3小时经济圈”,也是芜湖连接、辐射、带动皖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桥头堡。境内设有合福高铁,可直达北京、深圳、青岛、厦门等10多个国内重要城市,实现与国家“八横八纵”高铁骨干网的快速衔接。沪渝高速、芜黄高速穿境而过,318国道、205国道交汇于县城东侧,形成对外畅达交通格局。

从县城出发,1小时可达芜宣机场、2小时可达南京禄口机场、合肥新桥机场。向西与芜湖港、合肥港实现公水联运,向北融入宁马芜物流运输一体化协同发展,向南通过芜黄高速、合福高铁等带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向东依托宁杭高铁深度融入杭州都市圈、杭黄国际黄金旅游线。

这里生态优良、宜居宜游,是一片精彩纷呈的流连之地。生态优美、风光秀丽是南陵的底色,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4%,空气优良率稳定在85%左右,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里山水相连、人文共美,拥有丫山花海石林、大浦乡村世界两个4A级景区和霭里、板石岭两个3A级景区和奎湖省级湿地公园、小格里省级森林公园、大工山风景区、水龙山瀑布、绿岭河道、桃园滩等一批自然景点,还有龙山村、池湖村等一批和美乡村。

南陵也是宜居宜业的人民城市,以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城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即将创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缴费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建成全省首家医保主题公园,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办成办好民生实事,集中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超80%,50项民生实事民意测评满意度居全市榜首。大力发展民生事业,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通过实地评估,芜职院现代物流智造学院正式开学,补齐高等教育短板;组建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南陵医院,创新成立“华佗社区”,县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执业登记评审;入选医养结合创新发展省级改革试点,探索村卫生室和养老服务站“站室联建”模式,为广大群众构建起高效便捷的生活服务圈。

这里经济活跃、产业鲜明,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奋进之地。近年来,南陵县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全面提升县域工业核心竞争力,重塑工业新优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底盘”,GDP由2012年的142.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72.2亿元,连续跨过2个百亿级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稳定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

我们聚焦“新型工业化、市县一体化”发展路径,优化产业布局,加强项目招引,做优企业培育,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智能物流装备为优势产业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承接奇瑞汽车本地化配套需求,重点围绕模具、电机、铝基轻量化、底盘件结构件等配套领域招引落户项目、扩大生产产能,目前全县已集聚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91家,综合产值近百亿元。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方面,是全国首个“全国快递科技创新试验基地”,拥有国家邮政局、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战略加持,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70家,智能分拣设备产能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智能仓储设备、末端配送设备、绿色包装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物流无人车配送总量突破1500万件。

与此同时,我们协同发展协调发展高性能新材料、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信息通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永杰铜业、大恒光伏、英格瓷水性硅酸镁盐、科美特铝型材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南陵,其中永杰铜业项目年产值超53亿元。我们立足建筑业发展基础优势,持续打造“现代建筑之乡”,全县拥有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8家,建筑业总产值超220亿元。我们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全产业链发展精品米、食用菌、中草药三大农业产业,“南陵大米”品牌价值达43.88亿元,菌物产业规模化发展,全年食用菌产量可达5万吨,南陵香菇、南陵秀珍菇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这里机遇叠加、自信坚定,是一片豁达包容的开放之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此叠加,我们与杭州市临安区建立长期战略友好关系,与浙江安吉的园区共建进一步紧密,发起成立了长三角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确定为青浦圆桌会议永久举办地,在一体化发展中拥抱更大的发展机遇。南陵以融入芜湖发展为方向,深入实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加快建设市域南部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形态优美的现代化副中心。

我们聚焦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化为企服务改革,做优“1%工作法”,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探索实施“极简审批”“办好一件事”改革,施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常态化开展企业家营地、“纾企困、惠民生”遍访等为企服务活动,高效回应企业诉求关切。创新开展重点项目高效研判、项目建设日调度,努力提高流程效率,推动生产要素精准供给,进一步提振了南陵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分享到: